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我們與善的距離,其實不遠」 思覺失調症 3步驟積極治療

2019/04/12 06:00

陳紹祖醫師提醒,配合醫囑接受治療,有助於平穩情緒;圖為情境照,圖中患者與本文無關。(照片提供/楊國濱)

文/陳紹祖

公視在週日晚間推出的社會寫實劇《我們與惡的距離》(英語:The World Between Us)故事著重描繪無差別殺人事件中,患有精神疾病的加害人與被害人家屬的心理狀態和調適過程。其中「精神疾病」與「壓力調適」兩個主題貫穿全劇,描述社會事件發生後的心理歷程,而沒有在意外中往生的倖存者未必真的幸運。

思索因應壓力 會衍生什麼問題

做為一個精神科醫師,看過許多人生故事,我深信《道德經》說的「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在進行心理治療時,我常引導個案思索因應壓力時,可能衍生的問題是什麼?有沒有可以減少併發症的方式?是不是能多做一點什麼?或是少做一點什麼?如何能夠讓後續的問題落在自己可以承擔的範圍之內,不至於誘發無法負荷的危機?其實要能夠在心理治療中做到理性的討論,需要很好的大腦功能。

◎不同精神疾病患者有不同的行為與情緒特徵:

●思覺失調症患者,常常有被害妄想、幻聽干擾,心裡充滿恐懼不安。

●雙極性疾患(躁鬱症)躁期發作時,情緒高亢,覺得自己很棒,會做許多平時不會做的事,但被人批評時,氣憤填膺,怒不可遏。

●憂鬱症患者充滿負面思考,覺得無助無望,認為死亡也許是解決問題最好的方法,甚至著手計畫自殺。

●常常杞人憂天的焦慮症患者,身體上上下下多處不適,遍尋名醫,卻無起色。

其實患者都需要先接受藥物治療,達到「情緒平穩,思緒有序」的狀態後,才能進行有效的心理治療。

《我們與惡的距離》劇中的年輕導演應思聰罹患的思覺失調症,其實目前在精神醫學上已經有很好的治療方式,包括口服藥物與長效針劑治療,但是大家對於親人罹患精神疾病總難以接受。例如:應思聰的父親是完全否認,姊姊應思悅則將其淡化為感情受挫的後遺症,這些方式都不能夠讓患者與家屬重拾正常生活。

劇中的年輕導演應思聰(右)罹患思覺失調症,姊姊應思悅(中)在得知初期並不能接受;陳紹祖醫師表示,其實此病目前在精神醫學上已經有很好的治療方式。(照片來源:公視提供)

接納自己或親友生病是邁向痊癒的第一步;積極與醫師討論治療方式、效果和副作用則是第二步,務必要找到最合適的藥物治療與諮詢管道;第三步是切實執行治療計畫,隨時回報。

平穩情緒、清晰思緒 並不困難

目前的醫學也許還無法治癒所有精神疾病,但是讓患者能夠有平穩情緒和清晰思緒並不困難。只要達到這個程度,病患就可以去「做自己該做的事,做自己想做的事」,享受生命的喜樂。

邁開腳步,其實我們與「善」的距離,並不遙遠。

(作者為花蓮慈濟醫院成癮精神科主任)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