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 2024-05-01 21:02

    七寶媽遭炎上》訕笑資源班 醫:反映社會偏見與無知

    沈莉馨/核稿編輯網紅7寶媽「林叨囝仔」涉歧視資源班學生惹議,已遭多家廠商火速切割,即使二度道歉仍難平眾怒。台中光田醫院骨科醫師嚴可倫憤慨表示,第一次看到影片時因憤怒而無法看完整部影片,這種言論反映出的「社會偏見與無知」,凸顯了整個社會對於「正常」與「不正常」的刻板印象,是對這些孩子的極大不公和更深的

  • 2024-04-30 13:52

    健康網》430國際不打小孩日 衛福部提醒長期打罵孩子後果

    葉立斌/核稿編輯也許不少人的童年回憶中總有被賞一頓「竹筍炒肉絲」,也就是被體罰的經驗。今(30)日為430國際不打小孩日,起源於1988年之美國,台灣在2006年開始響應。衛生福利部提醒,家長採行「打罵方式」的教育,雖看似有立即遏止的效果,但長期來看,卻可能對孩子的身心發展帶來長遠且負面的影響,包括

  • 2024-04-25 17:20

    健康網》防陌生人、不讓人摸泳衣處?NGO提醒這樣教小孩不夠

    葉立斌/核稿編輯與兒少相關的社會案件從過去到現在仍不時發生,相信大家自小都曾聽說過,長輩對自己說「不要跟陌生人講話」。實際上,從各式案例與統計數據來看,對孩子說「小心陌生人」即可助幼童遠離性騷擾,是錯誤的方向。非營利組織「不會教小孩行動聯盟」(不小盟)在臉書「性平不小室 - 不小盟 Notsotin

  • 2024-04-19 11:57

    黃子佼風波》預防陷阱寧可錯殺100 醫師娘曝親身經歷

    沈莉馨/核稿編輯藝人黃子佼持有未成年少女影片,色情網站「創意私房」的犯罪行為引起眾怒;對此,小兒科醫師巫漢盟妻子、電台主持人李鈺琦在臉書專頁「Dj琦琦-醫師娘陪你當媽媽」分享親身經歷和看法。她指出,連成年人都被詐騙的情況下,更多的邪惡是利用孩子不諳世事,以威脅利誘恐嚇等心理控制手段來折磨他們。對於此

  • 2024-04-18 17:03

    健康網》從女性外貌看性慾? 婦產科醫怒批:貼標籤污名化

    沈莉馨/核稿編輯黃子佼擁有未成年少女私密影片延燒,色情網站「創意私房」引起眾怒,不過近日卻有醫師接受媒體採訪,大談女人10種樣態代表性慾強;對此,禾馨婦產科醫師烏恩慈怒批,從臉部特徵、體態、穿著這類刻板印象來看性慾毫無科學根據,反映出現階段的性教育不夠完整,缺乏了自我覺察、溝通學與情感教育。

  • 2024-04-17 21:22

    健康網》藍營大咖傳家暴 醫:受虐創傷會引發肥胖且成加害者

    外傳有藍營大咖「家暴」妻兒一事,醫師指出,研究顯示,家暴帶來的創傷確實會遺傳,甚至會改變基因,影響下一代,出現像肥胖等自我控制力差的行為。三總研究副院長,也是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葉啟斌指出,我們很多的行為都是靠學習而來,如果父親從小就被祖父暴力相待,讓他在無形中學習到以暴力方式抒發壓力後,也會讓他因此

  • 2024-04-16 18:48

    健康網》保護兒少 國外NGO分享21項兒少性剝削者跡象

    相關新聞請見健康網》亂親亂摸小朋友算性騷! 10種方法教孩子擺脫侵犯葉立斌/核稿編輯某藝人傳出持有兒少性影像後,連帶使得背後的偷拍論壇手法與成員犯罪樣態曝光。不少家長擔憂孩子涉入其中,加上加害者有過去形象良好的藝人,高級會員中甚至有軍警;以及過去被披露的兒少性剝削者不乏大學生、教師,使得預防更為困難

  • 2024-04-16 15:41

    健康網》遠離兒少性剝削 家長叮嚀孩子謹記6事

    葉立斌/核稿編輯知名藝人傳出持有多部兒少性影像,連帶引發「台版N號房」的熱烈討論;加上MeToo運動中,不少網友分享自己在年少時期曾遭受性騷擾等不當行為,使得大家開始討論如何遠離性騷擾或性侵害,其中包含家長最想問的:我該如何保護孩子避免受害?專家建議家長最好盡可能提醒孩子避免落單,即使是自家隔壁公園

  • 2024-04-13 14:44

    健康網》怎樣算戀童症? 患者竟對兒女也會有性慾!

    沈莉馨/核稿編輯近期藝人被爆持有未成年少女私密影片,「戀童」話題引起熱議。臨床心理師程薇在臉書粉專「小花心理學/程薇心理學」發文表示,戀童症患者對13歲以下兒童,有強烈的性幻想及性衝動,且長達6個月以上。另外,喜歡小孩不是戀童症;若有戀童症的父母,對子女也會產生性慾;兩小無猜不是戀童症。

  • 2024-04-13 05:30

    美研究︰戀童症是加害人 也是受害人

    近日有關戀童的新聞吵得沸沸揚揚,有人問我:「『戀童』是一種病嗎?」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科羅拉多斯普林斯分校心理學系教授桑迪.凱.烏特勒(Sandy Kay Wurtele),專門研究預防兒童性虐待。她在2014年透過網路招募了435名問卷調查受訪者,其中女性有262人、男性173人,都接受「性興趣」和不

  • 2024-04-12 21:05

    健康網》亂親亂摸小朋友算性騷! 10種方法教孩子擺脫侵犯

    沈莉馨/核稿編輯無論是男是女,若小時候被一些不熟的姐姐、阿姨們,誇好可愛就被抱起親臉頰,算不算被性騷?營養師蘇妍臣表示,當然算,只要造成主觀的不舒服,與性及隱私部位相關,都算是性騷擾。家長可以和小孩討論無何預防性傷害,像是告訴孩子身體哪些是私密部位、私密處不能觸摸、拍照、馬上離開不舒服的現場、發生問

  • 2024-04-10 05:30

    保護孩子遠離戀童癖 預防性侵、心理創傷

    近年#Me Too運動和演藝圈新聞影響,大眾開始討論未成年性侵的這個議題。筆者在診間服務一些受害者,各有不同創傷故事。受害者的大腦警醒系統在創傷事件後會過分活躍,造成過度警覺、驚嚇、無預兆發怒,或是憂鬱、焦慮、解離等症狀。人類的性行為,除了生育功能外,還能促進伴侶心理連結、增進彼此幸福快樂。然而,當

  • 2024-04-09 17:40

    健康網》讓小孩遠離性侵害 醫:從父母「不上傳照片」做起!

    相關新聞請見健康網》別讓孩童受性侵害 戀童癖的「喜歡小孩」非同尋常葉立斌/核稿編輯近日因發現知名藝人購買未成年情色片,再度引起軒然大波。聯新國際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李尚謙直言,想保護家中未成年的孩子,要先從不要將家中孩子照片任意分享到社群媒體做起!因為當把孩子照片上傳到網路上時,就須面臨孩子隱私與安全

  • 2024-04-09 11:29

    月嫂大力搖晃滿月嬰 新手媽媽崩潰提告

    基隆市一名蘇姓新手媽媽 ,產前在臉書社群找了一位月嫂,日前睡前她看想看一下寶寶,看到監控中月嫂大力搖晃剛滿月的女嬰,令她超崩潰,目前已送醫檢查,將對月嫂提告。基隆市府社會處表示,已前往新生兒家中訪視,該名月月嫂是未登記非法保母,如果審查不當對待行為屬實,將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簡稱兒少法)辦

  • 2024-04-09 10:25

    健康網》別讓孩童受性侵害 戀童癖的「喜歡小孩」非同尋常

    羅碧/核稿編輯近日因知名藝人持有未成年少女被偷拍影片,引起社會關注,也有網友找到過去節目片段,質疑他十指緊扣小女生來賓的手,另外和小男生來賓也有太過親密的動作,引發「戀童癖」的熱議;兒科醫師指出,如果對小孩的喜歡如同喜好可愛動物是不歸類於戀童,但對未有性徵發育的孩子有性幻想、衝動或行為就是戀童癖。

  • 2024-04-06 21:08

    健康網》兒童性教育刻不容緩 醫:家長應教孩子保護自己

    林曉雲/核稿編輯近日有藝人因持有未成年少女偷拍影片,在網路上引起各界撻伐,有網友找到過去節目片段,發現「擊掌」變調成「十指交扣」,網友質問「是不是戀童癖」。徐嘉賢兒科診所院長徐嘉賢指出,由於戀童癖幾乎不會主動就醫,絕大部分都是有犯罪行為之後才會被發現,而家長不可能24小時在孩子身邊,教育他們如何保護

  • 2024-03-16 14:58

    健康網》照顧疏忽也是兒虐! 醫:恐傷身體及認知發展

    沈莉馨/核稿編輯說到虐待兒童,絕大部分想到的可能是兒虐抑或家暴。彰化秀傳急診小兒科醫師黃士倫表示,在臨床上看到最多反而是對幼童的疏忽,而疏忽也是種兒虐。常見的兒少疏忽有獨自被留下、營養不良等,造成的原因可能是父母、照顧者、孩童等因素,且這種兒虐可能嚴重傷害兒少身體與認知發展。但大多數人比較常發現身體

  • 2024-03-15 18:48

    保母虐童》兒少受虐4大徵兆 醫:皮下脂肪有瘀傷

    羅碧/核稿編輯最近的兒童虐死案,社會輿論不斷,引起眾人悲憤不已。家長擔心起孩子是否被虐待,但要如何發現呢?醫師傑登表示,兒童被虐待的徵兆有:和年紀或描述不符合的傷勢;在有皮下脂肪保護處出現瘀傷,像是臉頰、耳朵、肚子或背後等;明顯界線或形狀的燙傷;有「特殊形狀」的傷痕。如果有以上情況,或是任何人、時間

  • 2024-03-14 16:47

    保母虐童》別再有下個受虐兒 醫:這些傷是警訊

    1歲多幼童遭保母虐死的新聞令各界難過,而如何在第一時間辨識兒虐,更形重要。醫師解說,若是跌倒造成的傷勢多會在手肘、膝蓋與額頭;相反的,若是出現在頸、胸、背等一般情形很難受傷的地方,則需警覺。高雄長庚醫院兒少保護中心主任徐美欣表示,兒虐經常發生在小於一歲的幼童身上;或是過度調皮的兒童族群;實際上,自閉

  • 2024-03-13 12:58

    保母虐童》大人為何狠心虐兒?研究發現與失業率掛勾

    相關新聞請見兒盟還原社工與保母交流過程 男童去年11月還能溜滑梯葉立斌/核稿編輯北市發生保母虐死1歲多的幼童,震驚全國,同時激起各界對於兒童保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辨識兒虐跡象的討論。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臉書談到此事時,不禁感嘆為何要這麼做;並且引用國內外研究指出:若失業率偏高,兒虐案件也會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