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430國際不打小孩日 衛福部提醒長期打罵孩子後果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也許不少人的童年回憶中總有被賞一頓「竹筍炒肉絲」,也就是被體罰的經驗。今(30)日為430國際不打小孩日,起源於1988年之美國,台灣在2006年開始響應。衛生福利部提醒,家長採行「打罵方式」的教育,雖看似有立即遏止的效果,但長期來看,卻可能對孩子的身心發展帶來長遠且負面的影響,包括身心健康、人際相處、家人互動及課業學習等。
衛生福利部表示,父母常以為打是為了孩子好,希望透過身體的疼痛,讓孩子記取教訓,不要再犯。然而,孩子在被打的過程中,除了感受到身體的疼痛外,還有父母的負面情緒,生氣、憤怒、冷漠、厭惡等。
孩子心裡想的是:「為什麼要打我,是不是不愛我?」、「我是不是很糟糕,爸媽才討厭我」,從來不是被打的原因。
衛生福利部表示,經常處在擔心被打、被罵的恐懼與焦慮,會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研究發現,父母的情緒反應深深影響孩子的發展,長期受到打罵的孩子容易感到自卑、低自尊、沒有自信,甚至有些孩子會出現模仿暴力的行為。
衛生福利部強調,期待孩子更好,是每個為人父母的心聲。在教養、陪伴孩子成長的路上,打罵方式看似有立即遏止的效果,但長期來看,卻可能對孩子的身心發展帶來長遠且負面的影響,包括身心健康、人際相處、家人互動及課業學習等。
衛生福利部強調,「打罵不能改變孩子,只有愛能讓孩子變得不一樣。每個孩子都渴望被理解、接納和肯定,讓我們一起接住每個孩子!」最後提醒家長「試試看不要打小孩,也許你會發現,將來的每一天,你都不需要再打 」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