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 2024-01-22 18:45

    健康網》熟女腋下腫腫卡卡2個月 健檢才知乳癌第2期

    羅碧/核稿編輯58歲鄭太太在日常活動時,突然感覺左腋下腫腫卡卡但又沒有明顯不適感,因此她不以為意,直到2個後,做例行性健康檢查時,才想起告訴醫護人員,經進一步檢查確知罹患乳癌第2期。北投健康管理醫院主任醫師沈彥君指出,淋巴結是免疫系統的一部分,而淋巴結腫大常見原因大多為感染(如細菌、病毒、結核菌、真

  • 2023-11-09 19:05

    健康網》乳房自我檢查恐有盲點 醫:定期影像檢查不可少

    36歲的陳姓女老師,生活相當自律,BMI都維持在標準範圍內,也有做乳房自我檢查未發現異狀,日前在同事邀約下,將乳房超音波加入健檢項目,不料卻在左側乳房7點鐘方向有一個邊緣不規則的低回音結節,大小約近1公分,疑似為惡性。後續轉介至乳房外科,安排進一步切片檢查,確認罹患乳癌。

  • 2023-10-17 05:30

    腋下淋巴結腫大 竟是轉移癌

    65歲的陳女士健檢做了乳房攝影,兩側乳房都正常,左乳腋下處淋巴結腫大,但不明顯,經AI智慧軟體判讀也顯示沒有異狀,不過,陳女士總覺得全身痠痛不舒服,再做乳房超音波發現左側腋下淋巴結異常,進一步再做切片等檢查,竟然確診為肺癌,並已轉移至左腋下淋巴結,也轉移至骨頭。

  • 2023-10-05 12:34

    健康網》乳癌有6大高風險族群! 醫教自我乳房觸診:不少人做錯

    10月是國際乳癌防治月,主要是倡議乳癌防治的重要性,呼籲大家要定期做乳房篩檢等。對此,敏盛綜合醫院微創手術中心執行長陳榮堅表示,乳癌有6大高風險族群,包含:初經早、有家族史及從未生育過等,建議透過乳房超音波、或自我乳房觸診等方式,來及早發現、治療。他提到,很多人在做自我乳房觸診時不是很正確,一般來說

  • 2023-10-03 19:58

    同事罹癌示警!35歲女速排乳房篩檢 年輕乳癌易轉移

    10月是國際乳癌防治月,乳癌為台灣及全球女性發生率第1名的癌症,據統計,40歲以下患病人數逐年上升,1名35歲女性耳聞同事檢查出乳癌3期,加上意識到自己沒做過乳房篩檢,就醫發現左側乳房外上方有個1公分大小的可疑病灶、左側腋下淋巴也有疑似轉移的可疑病灶,經切片、影像學檢查,證實為第2期荷爾蒙陽性標靶陰

  • 2023-08-06 05:30

    乳癌多發中心惡性腫瘤 建議全乳切除

    一名年約50歲左右女性病患,透過超音波發現,左側乳房有一個疑似多發中心多顆惡性腫瘤的病灶,在4個地方出現惡性腫瘤,最大顆1.7公分。經過粗針切片之後,診斷患者為乳癌第1期,由於病患也擔心右側再發癌症的風險,經過醫病溝通,建議以達文西機械手臂做兩側全乳切除的手術,保留乳頭和乳暈,經過約4個小時的手術,

  • 2023-08-01 05:30

    乳房纖維瘤 微創切除減罹癌風險

    30歲黃小姐近來洗澡時自我檢查,摸到右乳有一個硬塊,趕緊到乳房外科門診檢查,透過乳房超音波發現有一顆大小約1.5公分、形狀略微不規則的腫瘤,經病理切片確認為複雜型纖維腺瘤,與醫師討論後決定接受乳房腫瘤微創手術,切除腫瘤降低罹癌風險。術後復原良好,乳房外觀也不受影響,追蹤後也沒復發徵象,讓她鬆了一口氣

  • 2023-07-31 16:06

    複雜型乳房纖維腺瘤罹癌風險高 醫:建議切除避免惡化

    30歲黃小姐近來洗澡時自我檢查,摸到右乳有一個硬塊,趕緊到乳房外科門診檢查,透過乳房超音波發現有1顆大小約1.5公分、形狀略微不規則的腫瘤,經病理切片確認為複雜型纖維腺瘤,與醫師討論後決定接受乳房腫瘤微創手術,切除腫瘤降低罹癌風險。術後復原良好,乳房外觀也不受影響,追蹤後也沒復發徵象,讓她鬆了一口氣

  • 2023-07-24 05:30

    乳房摸到小硬塊 不一定要開刀

    近年來很多相關乳癌防治的宣導,許多女性都有自我檢查的意識,就有摸到自己乳房有小小硬塊,或不確定的組織經驗,雖然乳房上的硬塊不一定就是乳癌,但心中一定仍有很多疑惑與擔心,怎麼知道乳房腫瘤是良性還是惡性呢?事實上無法用症狀或觸診來排除惡性的可能,需要進行乳房超音波,檢查腫瘤的形狀、邊緣、回音型態等特徵來

  • 2023-07-14 15:40

    警訊! 年輕型乳癌比例增 30歲以上女性定期接受乳房超音波檢查

    乳癌是女性十大癌症發生率最高的癌別,發生年齡層大多在45~69歲,然而近年來由於飲食西化、生活環境影響,大千綜合醫院發現40歲以下的「年輕型乳癌」有逐漸增加的趨勢,且癌細胞惡性度較高,容易侵犯淋巴結或沿著乳管擴散,因此建議30歲以上的女性朋友應定期接受乳房超音波檢查,以利及早發現、早期治療。

  • 2023-05-12 12:17

    提供專屬友善就醫空間 屏基乳房醫學中心今開幕

    經半年規畫,屏東基督教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今天開幕啟用,跨團隊提供乳癌篩檢、微創良性腫瘤切除、乳癌微創切除及重建、術中放射治療、乳癌術後輔助性治療、個案管理追蹤等服務,專屬的就醫空間更具隱密性、安全性,可讓婦女朋友更安心。國健署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台灣乳癌發生率從2000年的每10萬人口39.6人,飆升到

  • 2023-03-16 20:40

    健康網》乳房腫瘤逾3公分難縮小 醫:勿輕忽檢查數值

    女性接受乳房超音波檢查時,醫師會告知腫瘤大小是幾公分,敏盛綜合醫院微創手術中心執行長陳榮堅說明,勿輕忽檢查數值,因為根據大數法則,乳房腫瘤如果大於2公分,只有10%的機會會變小,90%的腫瘤都會變大;腫瘤大於3公分的話,幾乎只會變大,不會變小。

  • 2022-12-28 15:04

    產後錯誤按摩 乳房腫脹膿瘍 新手媽沮喪:比不上一隻奶瓶

    36歲的林小姐第一胎自然產,在坐月子中心調養時,因右乳房腫脹、有硬塊,且小孩含乳不易導致乳頭破皮疼痛,手擠乳只有少量乳汁,經坊間泌乳師通乳按摩,卻造成右乳比左乳大2個罩杯,腫脹程度更嚴重,讓她沮喪到自認「比不上一隻奶瓶」,經奇美醫學中心產後哺乳特別門診治療,乳房大小已回復正常,親餵迄今已10個半月,

  • 2022-10-31 18:19

    健康網》隆乳易增乳癌風險? 醫:並不會

    據統計,國內每36分鐘就有1名婦女罹患乳癌,而隆乳是否會增加罹患乳癌風險?醫師指出,國際已有不少研究證實罹患乳癌並不因隆乳而上升,而不管有沒有隆乳,都應定期接受乳房檢查。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也是整形外科醫師黃志宏指出, 「隆乳」是目前在全世界最熱門的身體整形手術,但因乳癌是國內婦女癌症發生率第一

  • 2022-10-05 21:09

    健康網》乳房纖維腺瘤未追蹤 2年後竟變乳癌第2期

    雖然良性纖維腺瘤轉變成惡性乳癌的機會不高,但醫師提醒,女性仍不可輕忽乳房纖維腺瘤或纖維囊腫,因為臨床上仍有病患因擔心染疫,也認為纖維腺瘤是良性,隔了兩年後才返院檢查,結果竟發現罹患乳癌第2期。41歲的林小姐有乳癌家族史,她的外婆和阿姨都先後發現罹患乳癌,甚至她的外婆也因此病逝,林小姐知道自己屬於乳癌

  • 2022-09-22 14:53

    參加乳癌衛教獲獎超音波檢查 花蓮婦意外發現腫瘤

    花蓮1名58歲林姓婦人陪丈夫赴門諾醫院就診,行經乳癌衛教宣導處時,受邀參與有獎徵答,並獲得超音波檢查機會大獎,意外發現右乳有1顆約2.5公分腫瘤,確診乳癌第2期,經治療目前病況穩定,讓她欣慰好在當初有路過並篩檢,才能早期發現病兆投入治療。門諾醫院響應10月國際乳癌防治月,每年都會在大廳舉辦乳癌防治宣

  • 2022-06-29 21:14

    健康網》乳房出現硬塊未必是罹癌 醫籲「非典型增生」需小心

    39歲的張小姐洗澡時,突然發覺乳房有腫塊出現,觸摸時還會感覺疼痛,讓她很擔心是罹癌,幸好接受乳房超音波檢查後確認是良性的乳房纖維囊腫,讓她鬆了一口氣,只是醫師提醒她,仍需定期追蹤檢查,若出現「非典型增生」的異常變化就要特別注意。乳房纖維囊腫合併非典型增生 罹癌機率高

  • 2022-04-10 15:40

    胸有硬塊不一定是乳癌 醫:異狀早發現治癒率高

    「醫生,我的乳房有摸到硬硬的腫塊,會是乳癌嗎?」,在門診中常會有患者這麼問。台南新樓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黃建璋指出,胸部出現腫塊不代表是乳癌前兆,不必太過緊張,但為了預防乳癌,這樣警覺是必要的,建議女性時常檢查乳房與胸部變化,如懷疑有乳癌徵兆,早期發現、接受治療,治癒率很高。

  • 2022-02-17 12:40

    婦人打完疫苗乳房、腋下腫脹 檢查罹乳癌第3期

    彰化縣現年48歲的黃姓婦人打完武漢肺炎( covid-19)疫苗後,發現右腋下及右乳房腫大,懷疑是血栓,經過檢查竟是乳癌第三期,婦人目前接受化療,再手術切除。衛福部彰化醫院乳房外科醫師李忠懷表示,打完疫苗出現腋下淋巴結腫大是正常的反應,但如果幾週都還沒恢復或還有其他地方腫大,就要趕快就醫。

  • 2022-01-26 21:34

    健康網》乳房超音波、乳房攝影怎麼選? 醫:以40歲為分界

    乳癌為我國婦女發生率第1位之癌症,發生高峰約在45-69歲之間,約為每十萬名婦女188-194人,而揪出乳癌的檢查為乳房超音波與乳房攝影,敏盛綜合醫院微創手術中心執行長陳榮堅表示,在40歲以前的乳腺比較緻密,用乳房超音波可以比較清楚的看得到腫瘤;40歲以後乳腺會退化,脂肪組織會取代空腔,做乳房攝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