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 2024-05-03 05:30

    美研究AI閨密有助走出憂鬱 醫籲仍須慎用

    科技進步到能「下載」專屬自己的AI好友,陪伴解憂且永遠不會嫌煩。近期美國史丹佛大學發表AI聊天機器人的研究,讓近年熱議的「虛擬閨密」Replika再獲關注。安南醫院精神科主任張俊鴻表示,科技日新月異數位時代,連人與機器人的關係也變得難捉摸,聊天機器人必須慎用。

  • 2024-05-02 21:28

    健康網》早洩還能重拾「性」福? 醫曝4治療

    葉立斌/核稿編輯在性事方面,若有早洩問題肯定很困擾。好幸福泌尿科診所院長戴槐青於臉書粉專「幸福神捕 滴水不漏 泌尿科 戴槐青醫師|新北三重永和好幸福體系 總院長」發文表示,早洩跟遲射一樣,是相當常見的性功能相關問題,分享4種治療方法,包括:行為療法、藥物治療、心理治療、手術治療。

  • 2024-05-02 12:34

    美大學研究這助3%受試者遏自殺 精神醫:AI閨密須慎用

    現今科技已進步到能「下載」專屬自己的AI好友,能陪伴為你解憂,且永遠不會嫌你煩。近期美國史丹佛大學發表1篇關於AI聊天機器人的研究,讓近年備受熱議的「虛擬閨密」Replika再獲關注。安南醫院精神科主任張俊鴻表示,在這科技日新月異的數位時代,不僅人與人之間關係變得複雜,連人與機器人的關係也變得難以捉

  • 2024-04-29 21:04

    健康網》吵架各持己見難交集? 心理師:靠「這」修復關係

    羅碧/核稿編輯每次吵架、溝通時,總覺得對方都不懂您的想法?好日子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鄭雅方指出,如果吵架可以找出客觀答案就容易了!但有時卻是因為不同角度引起的爭執,因此就需要一方暫時放下自己的位置,搭上溝通橋樑,試著設想對方角度所看見的事情,並將其表達出來。透過同理,讓對方知道「我有聽懂你在說什麼」

  • 2024-04-29 20:54

    健康網》總覺得身體不適卻查不出病因? 小心「罹病焦慮症」

    羅碧/核稿編輯40歲的許小姐近幾年一直非常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三不五時就往診所及醫院跑,頻繁請醫師幫她做各種健康檢查,每次檢查結果都沒有異常,但她還是很擔心自己有潛在疾病沒有被檢查出來,因此每週要到醫院報到好幾次,也看遍醫院各科,甚至焦慮到睡不著覺⋯⋯在朋友的建議下,她到精神科就診,才發現原來是得了

  • 2024-04-24 05:30

    我的孩子是自閉症?早期徵兆速就醫評估

    2歲多的董小弟被抱來就診。主要的問題是他的語言理解和表達皆遲緩,不喜歡與他人眼神對視,溝通上以手指比劃為主,且很少開口說話。聽家長描述在幼兒園上課時,他都是自己玩耍為主,不會理會老師和其他小朋友。除此之外,董小弟有自己的生活規則,去學校的路要走同一條,若臨時變動就會大哭大鬧。以上這些表現,前者在幼兒

  • 2024-04-23 14:45

    花蓮強震》以為餘震好焦慮?恐「假性地震」醫建議rTMS協助

    葉立斌/核稿編輯今(23)日凌晨有多次地震,不少人不時看看透明水杯,想知道是真的有地震,還是自己的錯覺?捷思身心醫學診所院長李旻珊表示,不少人因頻繁感受到假性地震,使自己整天心煩意亂,甚而伴隨胸悶、腸躁。若因此飽受困擾,建議透過rTMS(重覆經顱磁刺激)協助緩解焦慮或恐慌症

  • 2024-04-17 21:22

    健康網》藍營大咖傳家暴 醫:受虐創傷會引發肥胖且成加害者

    外傳有藍營大咖「家暴」妻兒一事,醫師指出,研究顯示,家暴帶來的創傷確實會遺傳,甚至會改變基因,影響下一代,出現像肥胖等自我控制力差的行為。三總研究副院長,也是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葉啟斌指出,我們很多的行為都是靠學習而來,如果父親從小就被祖父暴力相待,讓他在無形中學習到以暴力方式抒發壓力後,也會讓他因此

  • 2024-04-16 21:02

    花蓮強震》易受驚嚇、做惡夢 小心震後創傷症候群

    羅碧/核稿編輯4月3日花蓮近海發生的芮氏規模7.2強震,造成17人罹難,逾千人受傷,及多棟房屋倒塌、傾斜等,以及之後陸續發生的餘震,讓不少人在震後變得更敏感,易受驚嚇,甚至做惡夢,醫師提醒,地震帶來的創傷,可能引發焦慮和憂鬱等症狀,若未及時有效處理,恐怕會演變成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

  • 2024-04-14 11:21

    健康網》下背痛到睡不著? 英美研究:「這」是最佳解方

    葉立斌/核稿編輯不少人都有過下背痛經驗,其痛起來嚴重時可能還會影響睡眠、生活,對此,人一博愛復健科診所院長李炎諭表示,英美兩大醫療機構發布的治療指引都指出,運動為治療急慢性下背痛的有效方式,特別是全身性的有氧運動。不過,他建議,對於特定下背痛疾患如腰椎滑脫或椎間盤突出等,應遵循相關的專門治療指引。

  • 2024-04-14 05:30

    連腳步聲都抓狂? 恐音症可能纏上你

    50歲的A先生在自家居住10幾年,日子非常平靜。但自從1年前,樓上搬來新鄰居後,A先生開始受到行走發出的聲音干擾,每次聽到腳步聲就感到緊張、煩躁,夜間更難入眠。雖曾多次與鄰居溝通,參加過管委會協調,但都沒有效果,也曾試過使用耳塞、戴耳機,播放輕音樂等方法減少噪音,但都效果不佳。後來只要聽到些微腳步聲

  • 2024-04-13 05:30

    美研究︰戀童症是加害人 也是受害人

    近日有關戀童的新聞吵得沸沸揚揚,有人問我:「『戀童』是一種病嗎?」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科羅拉多斯普林斯分校心理學系教授桑迪.凱.烏特勒(Sandy Kay Wurtele),專門研究預防兒童性虐待。她在2014年透過網路招募了435名問卷調查受訪者,其中女性有262人、男性173人,都接受「性興趣」和不

  • 2024-04-08 17:11

    衛福部啟動災後心理重建計畫 災民3管道免費諮商

    花蓮強震至今已造成13人死亡、上千人受傷,衛福部今(8日)表示,結合台灣精神醫學會、臨床心理師公會全聯會、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啟動「災後心理重建計畫」,提供免費團體心理治療、一對一心理諮商等,災民可經由3管道求助,初步規劃為期1年、經費300萬元,可將視情況延長。

  • 2024-04-07 17:32

    花蓮強震》震後恐懼又焦慮 10方式讓自己「喘口氣」

    葉立斌/核稿編輯4月3日花蓮大地震致使人心惶惶。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指出,面對災難後常見驚慌、憤怒、罪惡感等情緒反應,甚至影響到生理、認知、及行為。對此分享10招心理重建技巧,包含:與信任的人交談、從事正面活動、保持正常生活作息、適當休息及健康飲食、使用放鬆技巧、參與支持團體、寫日記、持續書寫對災難

  • 2024-04-07 05:30

    5分鐘量1次血壓 「血壓強迫症」擾亂生活

    53歲的陳姓工程師,因為工作壓力常常失眠,有次因為感到胸悶、心悸而到急診就醫。量血壓時發現收縮壓高達180mmHg,從此便陷入了對於高血壓的恐懼,會時時刻刻注意心臟的感覺,只要胸部些微感到不舒服,就擔心臟血壓又會升高,因此隨身攜帶血壓計,每5分鐘就量一次,甚至因此不敢出遠門,工作效率也受到影響,覺得

  • 2024-03-26 05:30

    升學壓力大 高三女生罹憂鬱症

    新竹17歲女學生升上高三後,接連面對段考、模擬考和學科能力測驗,緊張到出現失眠、食慾差、動力下降等,雖然接受藥物治療,卻因容易嗜睡的副作用,導致溫書進度落後,讓她焦急地不斷哭泣,難以專注,甚至想要放棄念書,醫師診斷為憂鬱症合併焦慮。經醫師安排經顱微電流刺激療法,2週療程加上藥物治療後,症狀明顯改善,

  • 2024-03-25 11:19

    升學壓力大 17歲少女罹憂鬱症

    17歲女學生小文(化名)升上高三後,接連面對段考、模擬考和學科能力測驗,緊張到出現失眠、食慾差、動力下降等病症,雖然接受藥物治療,卻因容易嗜睡的副作用,導致溫書進度落後,情緒更加不穩定,焦急到不斷哭泣,難以專注,甚至想要放棄念書,醫師診斷為憂鬱症合併焦慮。

  • 2024-03-24 05:30

    兒童發展遲緩多面向 心理治療易被忽略

    發展遲緩有很多面向,應該依據不同專業職類分別評估粗大動作、精細動作、語言理解和表達、情緒調節、人際互動等不同面向。物理治療師評估大肌肉群動作和平衡,職能治療師評估拿捏等精細動作與日常的生活自理能力,語言治療師主掌構音、理解語表達等發展。至於情緒調節、人際互動的則歸納在臨床心理師的工作範疇。

  • 2024-03-22 11:17

    健康網》追求刺激卻賭上人生 「賭博成癮症」不只賠掉自己

    「賭博」是一種指用偶然的事實來決定輸贏的結果,並非事前就能預知。也就是說其結果無法完全由參與者所掌控,而這樣的不確定性會讓人在參與的過程中感到十分刺激。欠下大筆債務難收手 需尋求醫療協助在日常生活中,賭博其實可以包含六合彩、麻將、德州撲克、球板、樂透、刮刮樂、股票、期貨等這些常見的活動。小賭也許怡情

  • 2024-03-21 21:07

    健康網》學會接納而非容忍! 「3策略」與不喜歡的事共處

    羅碧/核稿編輯每每遇到討厭的事,您會想直接逃避,還是強迫自己,但做完後也沒有開心的感覺?好日子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賴怡臻提及,面對不喜歡、想要逃避的經驗時,或許可以試著運用3策略,包括:思考什麼是自己重視的;開放接納、不抵抗自己的感覺;做與自己重視信念相符的有效行動,學會接納該事物,而非用容忍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