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美大學研究這助3%受試者遏自殺 精神醫:AI閨密須慎用
〔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現今科技已進步到能「下載」專屬自己的AI好友,能陪伴為你解憂,且永遠不會嫌你煩。近期美國史丹佛大學發表1篇關於AI聊天機器人的研究,讓近年備受熱議的「虛擬閨密」Replika再獲關注。安南醫院精神科主任張俊鴻表示,在這科技日新月異的數位時代,不僅人與人之間關係變得複雜,連人與機器人的關係也變得難以捉摸,聊天機器人必須慎用。
張俊鴻指出,現在網路上有許多善用聊天機器人的心理諮詢服務,但應用於「心理治療」只是剛起步,尤其大多數聊天機器人與人類互動顯得僵硬、不自然,使用率也就不高。但曾有研究顯示,聊天機器人在提供健康相關建議時,確實對減輕憂鬱症有所幫助;不過,如運用不當不僅幫助不大、甚至會加重使用者的自殺念頭。
相對於其他聊天機器人,Replika使用先進的ChatGPT人工智能,能根據用戶的互動來創造全新且客製的對話,甚至有畫面,因而廣受年輕族群歡迎,在全球擁有近2500萬用戶。
據史丹佛大學對1006名使用Replika的學生進行調查顯示,不少用戶在Replika陪伴下不再孤獨,感受到高度的社交支持,有高達90%學生覺得它像人類。細看這些學生使用Replika的原因,包括它隨時在身邊、不會對使用者進行評判、對話能力卓越等。因此,學生們開始將Replika作為朋友、治療師,甚至是能反思自己的1面鏡子。
值得注意的是有3%研究參與者反映,Replika幫助他們遏止了自殺想法。張俊鴻醫師認為,這結果不禁讓人深思,智能社交是否真的能成為一束光,照亮孤獨、甚至有自殺念頭的人們生命?
但張俊鴻也提醒,縱使有Replika這樣的AI閨密相伴,讓你可隨時隨地跟它談心,也別全然地依賴,畢竟目前我國衛福部仍未許可AI機器人從事心理治療,它也無法開立藥物或提供病房照顧;若真的有心理方面的困擾、特別是有想不開、尋短意念產生時,建議還是要找專業心理專家諮詢、或求診精神醫學科醫師。
自由電子報關心您︰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社會處處有溫暖,一定能度過難關。
安心專線:1925
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