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安寧療護 加護照顧緩解痛苦

2013/10/20 06:00

文/賴允亮

今年9月初,美國國家科學院(NAS)醫學研究所(IOM)發表了一份報告指出,美國癌症醫療人力減少、醫師缺乏照顧病人的核心能力,以致使得病人無法得到最適當的醫療。其中更直接點出部分醫師不願告知病人有關病情的壞消息、無法與病人充分溝通,且不知道應該適時轉介安寧療護,以減少病人的不舒服。

儘管這份報告只針對美國情況,但也可做為台灣醫師、病人與家屬的思考。

每一項治療應該都有清楚目標,目標會隨著病人自身情況與疾病的進展有所改變。病人與家屬也需了解,再先進醫療仍是會有副作用,對於治療的評估,不僅是數字或報告上的改變,更要考量病人自身的情況與益處。如同此份美國報告中也提到:「雖然醫療水準上升,但病人卻得不到『最適當』的醫療。」

疾病治療如同前線作戰砲火猛烈,後援補給也應充足完備。因此「抗癌」與「支持緩解」的理念應同時並進、相輔相成。癌症病人治療中常出現如:疼痛、疲累、惡性傷口、水腫、食慾不振等,針對這些症狀給予緩解與支持就是安寧療護中清楚明確的治療目標。當這些不適的症狀緩解之後,又可以再繼續追蹤或接受既定的療程。

因此,安寧緩和醫學發展至今,已不再是無所作為的「終點站」,而是如同原義的「加油站」,更再加入「加護照顧」的新思維:「及早預防、治療,並緩解因疾病或癌症治療所造成的各種急性或難解症狀,提供走下去的力量。」這也是世界衛生組織對安寧緩和醫療所下的定義。

依據監察院對於國內的調查報告指出,雖然癌症病人接受安寧療護的比率有增加,但是多集中在死亡前1個月,接受安寧療護的人數約是死亡前6個月的20倍。這也可看出國內癌症治療的趨勢,多是在病人燃燒將盡、藥石罔效的時刻才接受安寧療護,也因為太晚轉介,讓病人多受苦了。

最理想的是,早在奮力治療疾病的同時,也積極做好症狀處理,維持生活品質。不論是藥物抗癌或是安寧療護,皆要以病人的最大利益為出發點。與醫師間有充分的表達與溝通,甚至詢問第二意見,訂下最適當的治療方式與目標,如此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作者為放射腫瘤專科與安寧緩和專科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