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老是被誤解…… 乾癬患者 憂鬱風險高4成

2013/08/13 06:00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副秘書長黃毓惠警告,乾癬病患需注意憂鬱風險增加。(記者王藝菘攝)

記者邱宜君/台北報導

▲乾癬病友童先生分享治療歷程,並表演自彈自唱才藝。(記者王藝菘攝)

「乾癬是我人生中最不想讓人知道的一件事。」開朗的童先生是一位才華洋溢的設計師、歌手、攝影師,卻因為皮膚有乾癬問題,求學過程受了許多委屈,接受光照治療後滿面通紅,還會被人當成酒鬼、被警察要求酒測…必須面對種種挫折。醫師警告,乾癬會影響病人社交,又難根治,可能導致憂鬱風險大增,自殺機率恐也隨之升高。

童先生的身體在國三那年開始出現紅斑,斑塊在身上不同部位轉來轉去,類固醇藥物也無法阻止復發,直到大學才被確診為乾癬。每天晚上睡前,全身擦藥擦到半夜,還得穿上長袖長襪,全身就像被泥巴包住,非常難受。

平常為了不讓人注意皮膚,童先生不論夏天多熱,都得穿長袖長褲,忍耐著無時無刻的搔癢疼痛。所幸童先生以患有肌肉萎縮症的母親為榜樣,積極挖掘自己的潛能,耐心接受光照治療、擦藥,病況才逐漸改善,他也敢到泳池游泳了。還會用歌聲鼓舞失意的人。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副秘書長黃毓惠表示,乾癬是一種自體免疫的疾病,不會傳染,但由於皮膚表現明顯,會影響病人社交,又很難根治,有研究顯示可能導致病人憂鬱風險增加4成,自殺機率增加4成4。泡溫泉、適度日曬都可改善病情,但病人反而會因畏懼他人眼光而遠離泳池溫泉、不敢露出皮膚,更加重身心痛苦。

台大醫學院皮膚科副教授蔡呈芳表示,大部分乾癬的發病與基因無特定關係,多為受環境誘發,有1/3病人可以找到誘發因子,只要認真避免就不會復發,例如某些藥物、活化免疫的健康食品、壓力或作息,但另有2/3病人就找不出明顯原因。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照射紫外光、施打生物製劑,效果大概可持續半年,還有三種傳統口服藥,但副作用包括噁心嘔吐、高血壓、傷肝腎、掉髮、需配合避孕等。

蔡呈芳強調,乾癬病人不一定要吃高價的藥,最重要的是找出自己能接受的治療方式,持續努力,才能避免因身體長期發炎不受控制,而增加了中風、心肌梗塞等嚴重疾病發生的機率。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