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吃對了你也能瘦〉 吃飯要專心 記得吃多少避免過量

2013/03/10 06:00

記者/洪素卿

你是否曾有這樣的經驗,當你剛從「吃到飽」餐廳出來後,因為吃太飽,不僅看到或聞到食物無法激發食慾,甚至連聽到食物相關的字眼,也會隱隱約約覺得不舒服。其實,若大腦能這樣時時提醒自己:「我不餓!」減重自然事半功倍。

最新研究 食物記憶幫助減重

最新的研究指出,如果能「清楚記得上一餐吃了什麼,吃了多少」,那麼在不該大快朵頤時,心裡的預警機制可能就會適時告知:「你其實真的不餓!」

這篇刊載在《PLoS ONE(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的研究是要了解「認知對食慾調控的影響」。

有趣的是,研究人員利用可以自我充填的湯碗,調整受試者實際喝到的湯,也就是受試者可能看到的是一大碗(500西西)滿滿的湯,但實際喝到的卻是只有一小份;或者受試者以為只有分到一小碗(300西西)的湯,實際上喝到的湯卻多於此。

結果顯示,實際喝到大份量湯的受試者,一開始生理飽足感確實比較高。但過2到3個小時後,這些受試者自覺的飢餓程度卻與「他們以為喝到的份量」相關。

一開始分到小碗湯的受試者,因為不知道他喝湯的過程中,研究人員已經偷偷自動加湯給他,因此自覺飢餓感相對比較高;自以為喝到大碗湯,但不知道實際在喝湯過程中、研究人員偷偷把湯抽走的受試者,自覺的飢餓程度就相對低。

研究人員推測,對食物的想法在飲食決定過程中,扮演一定程度的角色。換句話說,人體控制食慾的機制,並不單單藉由生理上的荷爾蒙訊號告訴我們「吃了多少」,其中也包括心理上的食物記憶。在飲食過程中,能被適時提醒「上一餐吃了多少」的時候,這時候「心裡的爸媽」就會告訴你:「你明明15分鐘前才吃過飯,怎麼可能又餓了?」

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表示,減重門診中,確實也觀察到類似的現象。一般減重菜單裡的青菜份量比較大,煮起來,視覺份量看起來很大一份。但一般民眾回診給的反應常是,剛吃完後覺得不是很滿足,但過了幾小時後,想吃東西時,則會覺得:「明明剛剛吃了一大堆,好像不應該餓。」就這樣慢慢地在1週到3個月不等的期間養成飲食習慣,胃也變小了,就更不容易餓。

究竟心理印象對食慾的影響有多大?可能需要更多研究。不過,在生活中,最簡單的技巧,就是專心吃飯,清楚自己吃了哪些東西、吃了多少熱量,不僅有機會避免這一餐吃過量, 這些栩栩如生的記憶,也可能就能讓自己下一餐少吃些!

<健康小叮嚀>營造視覺與認知滿足感

除了細嚼慢嚥、清楚自己吃下什麼食物外,其實還有一些小技巧,可以幫助營造吃東西時視覺上以及認知上的滿足感:

●不要用大盤子裝小食物:這個時候食物看起來很少,可以用小一點的盤子、裝滿一點。

●選一些底部凸起來的容器:近來市面上出現一些底部凸起的食器,這些容器即便裝少少食物、看起來也會很「澎湃」。

●裝盤擺飾要漂亮:要讓自己慢慢欣賞食物,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擺盤要吸引人,才會留下更深刻的記憶。

●要知道吃下多少熱量:有些食物看起來小小、少少的,卻是熱量驚人。例如,很多人覺得一個便當很大、8個鍋貼很少,但事實上兩種食物的熱量可能差不多。因此,吃「小吃」或是看起來不多的食物前,建議先上網查查熱量,別被食物的外觀份量騙了。(諮詢:營養師李婉萍,整理:記者洪素卿)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