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睡覺張嘴呼吸 小心暴牙

2024/06/11 10:22

牙醫張青萍示範以舌頭圓周運動等,進行舌肌訓練。(記者歐素美攝)

〔記者歐素美/台中報導〕很多人以為因暴牙才會睡覺時張嘴呼吸,牙醫師張青萍表示,張嘴呼吸會導致暴牙!她強調,舌頭不只是用來辨別食物的利器,從小鍛鍊舌肌還能改變一個人的五官,甚至改善睡眠呼吸中止症。舌肌是身體的最強肌肉,舌頭如果沒有擺在正確位置並加以控制,將會對口腔周圍的組織產生不良影響,其中以產生暴牙最常見。

根據調查,小學生暴牙、排列不整及戽斗,一班25人約有1成學生接受齒顎矯正,衛生福利部因此委託台北醫學大學編撰「齒顎矯正治療參考指引」,希望幫助民眾了解正確矯正觀念,其中,尤以舌肌正確位置訓練格外重要。

張青萍表示,舌頭由八塊肌肉組成,充滿神經和血管,如果位置擺放不正確,長期放在下顎,睡覺習慣用嘴巴呼吸,久而久之便造成上顎牙弓縮成V字型往前凸而產生暴牙。此外,嘴巴呼吸不像鼻子有一層過濾器,張嘴易病從口入,直接把許多細菌、吸入汙染源。

張青萍說,睡覺時舌頭應像吞口水時,緊貼上顎,並可透過每天彈舌60次或舌頭圓周運動,從上排牙齒的左後方開始繞整個口腔一圈等方法調整改善舌頭的位置,訓練口周肌肉,並矯正口呼吸。重點是要持續每天做,否則效果不佳,尤其矯正暴牙後,若晚上睡覺還是張嘴呼吸,暴牙依然會找上門。

那麼睡覺不自主張嘴呼吸該如何矯正?張青萍說,凝聚潛意識力量很重要,一定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嘴唇輕閉,把舌頭貼緊上顎,再慢慢的用鼻子將空氣吸入腹部,不斷反覆做,習慣成自然。

至於舌肌訓練,可以將舌頭兩側捲成「U」字維持20秒。其次,舌尖吸住上顎,再用力彈舌20次,彈舌時,舌頭不可碰到下顎,且要發出響亮彈舌聲。

牙醫師張青萍表示,糾正張嘴呼吸不良習慣,是隱形的牙齒矯正。(記者歐素美攝)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