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深部腦電極刺激術+藥物治療 助巴金森症病友日走10公里

2021/05/06 20:53

潘思延(右)及郭怡真醫師指謝姓婦人接受深部腦電極刺激手術,做神經調控,改善運動症狀,也減輕藥量。(記者蔡淑媛攝)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謝姓婦人7年前全身僵硬無力,確診罹患巴金森症,補充多巴胺物藥物,但隨著病程進展,以致藥效不足,還需使用貼片、針劑補充,不僅每3小時就要吃藥,還出現身體僵硬、行動緩慢、疼痛、抽筋、幻聽及奇怪行為,每天僅有2、3小時清醒,其他時間只能臥床,行動靠輪椅代步。

去年8月她接受深部腦電極刺激手術,透過微晶片植入腦視丘深處做神經調控、加強對多巴胺藥物敏感度,現在藥量減少約40%,精神症狀消失,也能走路、出遊,每天能走路10公里。

台中榮總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主任郭怡真指出,巴金森症是腦部多巴胺神經系統退化的運動障礙疾病,65歲以上盛行率約為2%,肢體靜止時出現顫抖、僵硬、動作緩慢、步態不穩等,常合併便秘、憂鬱焦慮、疼痛、衝動、睡眠障礙、認知功能退化等症狀。

早期病人大多能服藥減緩症狀,控制良好,但巴金森氏症是進行性的神經退化疾病,多巴胺神經陸續死亡後,中後期的病人藥效愈來差,調整藥物後無明顯改善。

謝婦術後能重新站起來,好好走路,也能自理生活。(記者蔡淑媛攝)

謝婦口服左旋多巴藥物2、3年後,隨著病程進展必須增加劑量控制,每3小時就吃藥,也貼上貼片,但劑量仍不足,除了僵硬、行動緩慢,也增加藥物副作用,出現幻聽、幻覺、情緒不穩,會尖叫、把自己關廁所等言行異常,常常只能臥床,靠輪椅代步,由於藥效差,接受深部腦電極刺激手術,現在藥量減少約40%,精神症狀消失,現在生活能自理,也能走路、出遊。

台中榮總神外醫師潘思延說,深部腦電極刺激手術透過微晶片植入腦視丘深處做神經調控、加強對多巴胺藥物敏感度,巴金森症患者術後可減少30%到50%的藥量及動作症狀,早期費用近百萬,2年前健保補助80%的負擔,成為患者改善的重要選擇。

台中榮總今日成立中台灣第一個「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整合神經內外科、麻醉科、神經放射科、精神科、核醫科、復健科、護理部等醫療團隊,讓病人能得到最佳的治療與照顧。

郭怡真醫師指謝婦術後動作不再顫抖。(記者蔡淑媛攝)

中榮成立中台灣第一個「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謝姓患者及與女兒感謝醫療團隊照護。(記者蔡淑媛攝)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