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當孩子拒學怎麼辦?

2012/09/10 06:00

文/侯宜君

暑假已結束,彼得(化名)的爸媽卻開始苦惱這幾年來家中隨著開學不斷重演的問題。

每天早晨準備上學就是全家的拉鋸戰,通常要花一小時才能讓彼得起床,媽媽需要陪伴他坐在教室外面一段時間,直到上第一節課,彼得才願意進教室。

從幼稚園入學開始,彼得就無法克服分離焦慮與適應困難,無止盡的哭鬧在母親陪讀8個月後終於落幕。才剛上小一,同樣的戲碼又上演,老師在家長要求下,派一位實習老師每天到校門口來接他,牽著他的手才願意進入教室。

可從教養方式著手改善

◎孩子的拒學現象,可從父母的教養方式著手改善:

●創造正向連結,分享在校發生快樂的人、事、物,降低孩子的抗拒。

●與學校共通的獎勵遊戲

以鼓勵的態度邀請孩子參與,對微小的進步給予口頭讚賞,對已討論好的規則需溫和的堅持。避免嘗試過多方式,卻都沒有執行徹底,反而增加孩子挫敗的經驗,加深焦慮和不安全感。

●協助孩子發展優勢

有些拒學的孩子情緒敏感,對適應不熟悉與未預期的情境有困難,擔心自己成為被注意的焦點,在課堂上,可讓教師多給予成功經驗的回饋,協助發展孩子優勢,促進獨立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協助孩子自我評估環境中的事件,避免高估其威脅。

可和孩子討論,將其對恐懼情境的感受,分解成他可以處理的情境。運用系統減敏感的方式,逐步延長孩子與父母分開的時間長度,避免他黏住家長以尋求持續支持。

●轉移注意力

帶孩子喜愛的物品或書籍在身邊,幫助他免於被焦慮與害怕佔據,以過渡性客體形式陪伴成為安全標誌,再逐步移除。

●留意拒學背後的社交焦慮

社交焦慮症通常從兒童及青少年時期就開始產生。家庭環境與教養風格有可能助長個案的焦慮,若再遇到有壓力的生活事件,將增強個案的焦慮程度與對該情境的害怕。父母可觀察孩子人際互動狀況,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

父母態度須堅持與一致

最重要的是,父母態度必須堅持與一致,採取共同步驟,不相互指責,信任孩子有成長與獨立能力,提升挫折忍受力與抗壓性,讓家長找回自己的生活。

(作者為台南市學生諮商中心諮商心理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