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感染 引起失智症急性譫妄
文/羅彥宇
85歲的陳媽媽罹患阿茲海默症多年,合併糖尿病,平日的生活由女兒照料。陳小姐本身是高中老師,懂得按時服藥控制糖尿病的重要性,一方面很認真地幫媽媽量血糖、血壓,另一方面也親力親為照顧陳媽媽的生活。
日前陳小姐因為陳媽媽變得非常躁動,難以安撫,獨自前來門診諮詢。因為陳媽媽從上個月起,已去急診就醫多次,皆以鎮靜劑處理,因此陳小姐想知道能否直接幫陳媽媽辦住院。我告訴陳小姐,各醫院的住院的標準不一,但是我在沒有見到病人本人之前,很難單從健保資料上的數據,甚至是他院的病歷記錄作判斷。
陳小姐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陳媽媽帶到門診,據說陳媽媽在車上還手敲窗戶腳踢門,但在輪椅推進診間的那一刻,她顯得非常平靜,甚至還有微笑!連陳小姐也十分錯愕,明明前一刻還很「歡」(不講理)。
我跟陳小姐說:「這也是很常見的,老人家見到醫師就會表現出最好的一面。」我很快地做完身體的理學檢查,並且和陳媽媽做簡單的對話,詢問大小便的狀況,並檢查她的皮膚,發現她最近剛拿的糖尿病藥SGLT2抑制劑,會將糖從尿排出,但增高了尿道感染的風險,而老人家卻經常不發燒、不會尿灼熱,只會用「歡」來表現。
我一方面請陳小姐幫忙留尿作檢驗,另一方面開了常用的口服抗生素,也確認最近的醣化血色素已控制在7以下,可以暫停SGLT2抑制劑1週。隔沒兩天陳小姐就來電到門診表示,她媽媽這兩天睡得很好,原本的安眠鎮靜藥都沒吃到,人也不會再鬧了。1週後的回診,陳媽媽雖然依舊健忘,不記得上週有來過,但對話顯得自然而平和。
尿液檢驗顯示有過多的白血球,且尿液亞硝酸鹽呈現陽性,證實有尿道感染。
若有急性變化 先考量生理問題
失智症的進程是緩慢而漸進,若有急性變化一定要先從生理問題來思考,其中尿道感染是老年失智症極為常見的譫妄原因,即使沒有典型的尿痛、尿濁、發燒,都還是要積極地納入鑑別診斷。
(作者為台東聖母醫院院長、神經內科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