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運動好習慣 奠定孩子成長基石
文/柯俊銘
隨著科技的進步,許多孩子的生活起居被螢光幕所佔據,每天都花許多時間在打遊戲、追劇、看片和聊天上,運動量嚴重不足。
然而,適量的運動對孩子的健康至關重要,不僅能促進體能發展,預防慢性病的發生,還能提升心理韌性與學習能力。
家長要以身作則
想要培養孩子運動的好習慣,家長其實扮演關鍵性的角色。
◎專家建議,家長可以這樣做
●以身作則:家長本身要樂於從事體育活動,讓孩子看到您的熱情和堅持,潛移默化中,自然會受到激勵,進而內化,有樣學樣。
●選擇所愛:興趣是持續運動的最大動力。觀察孩子對哪些運動感興趣,協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類型,並鼓勵他們去參與。
●設定目標:為孩子設定簡單且可實現的運動目標,比方說每天步行5000步,或每週運動3次,讓他們在達成目標時,能獲得成就感。
●創造機會:家長可以主動邀約,讓孩子跟著一起運動,如散步、慢跑或打羽球,在增進親子關係的同時,也能成為孩子的榜樣。
●規律作息:日常安排固定的運動時間,像是放學後或晚餐前,即使幾十分鐘也好,讓運動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而非臨時的選項。
進步時給予肯定
●提供酬賞:當孩子完成運動或在運動中有進步時,給予肯定和讚美,無論是言語或小禮物,都能強化他們的自信心和持續的動力。
●避免壓力:讓孩子享受運動的過程,而不是將其視為一項任務或義務。如果孩子覺得被強迫,壓力過大,恐對運動產生排斥感。
●營造趣味:讓運動變得有趣。請孩子聯絡同儕一起來玩,或組織家庭競賽,這樣會讓孩子覺得運動是有意思的社交、娛樂活動。
幫孩子建立運動習慣需要耐心和長期的支持,但這是投資孩子未來身心健康的最佳方式。
(作者為公職臨床心理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