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止暈藥吃久了 也會頭暈!

2024/09/17 05:30

▲老年人頭暈成因複雜,切勿長期服用止暈藥,以免反而出現頭暈的副作用;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老年人頭暈成因複雜,切勿長期服用止暈藥,以免反而出現頭暈的副作用;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文/羅彥宇

78歲的張媽媽平時身體健康,並沒有常見的三高問題,但是今年初患了陣發性的眩暈之後,就開始使用止暈藥物,剛開始暈是改善不少,但是幾個月下來,她卻自覺忘東忘西,腦袋好像不怎麼靈光,甚至又開始頭暈了,所以自行前來就醫。

張媽媽就醫時說:「最近我常常剛出門口,就忘記了我要去哪裡,然後才剛講完電話,就在找手機。我的女兒一直勸我要來看醫師,怕是失智症的前兆。」當我了解到她是自行前來,而且也把她健忘的來龍去脈交代地清清楚楚,這些表現的本身,其實就已經幾乎排除了失智症的診斷。至於是不是阿茲海默症的前期?或是焦慮症的身心問題?我還不確定。

「那麼您有沒有印象今年有什麼地震?或是什麼重大的選舉呢?」我跟張媽媽談了些今年的重大事件。「4月3日的大地震啊!那天一早我正要出門,結果整棟房子晃動,我們家的吊燈都晃到天花板上撞碎了。至於選舉,就是總統啊,今年換了個總統。」張媽媽很肯定這2個事件。除此之外,我確認她的近期記憶和定向感不錯,從她的談話中也可以感受到情緒穩定,並不焦慮。

長期使用 會有副作用

我接著問她:「那麼您有沒有什麼慢性疾病,固定服用藥物呢?」張媽媽提到年初的眩暈,所以吃了止暈藥。我再問她:「既然你說有效,為什麼要一直吃呢?」張媽媽也不知道,她就是照時間去看醫師,然後最近又有點暈,所以醫師開連續處方,她就乖乖地吃。

事實上,這類的所謂止暈藥,利用其抗組織胺、抗膽鹼的效果,可以降低總管內耳平衡的神經,減少暈的感覺,不論眩暈的病因為何,都能多少發揮止暈的效果。但是因為抗膽鹼的作用,長期使用會造成口乾、便秘、昏沉、嗜睡、分心,甚至也會頭暈,特別在老年人,要格外注意。

陣發性眩暈 應先確定病因

「我以為只不過是眩暈的藥,沒想到有這麼大的副作用,我女兒還以為我是失智症早期,沒想到吃頭暈的藥也會造成頭暈!」張媽媽停掉止暈藥物之後,精神與活力好多了,也不會暈,才發現她的陣發性眩暈只需要備用藥即可,暈的時候再吃。

老年人的藥物代謝慢,副作用發生機會高,最好能及時將吃藥後的反應回饋給開藥的醫師,減少多重用藥的風險。

(作者為台東聖母醫院神經內科醫師)

醫藥小常識

止暈藥分成很多種類,常見的敵芬尼(Diphenidol)和美克利(Meclizine)可以減緩內耳平衡障礙引起的暈眩,但因為藥理機轉上的抗膽鹼作用,長期或高劑量使用會引起口乾、視線模糊、便秘、昏睡,以及頭暈,甚至誤以為早期失智症現象。

老人的頭暈成因複雜,一開始對內耳眩暈有效的藥,用久了,也有可能造成頭暈,需謹慎使用。

(文/羅彥宇)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