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阿伯雙腿劇痛不能走 驚見股骨缺血性壞死

2024/06/03 05:30

▲患者因髖關節疼痛併發雙腿劇痛而就醫;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提供/王大翊)

文/王大翊

66歲張先生因為無法久走、上下樓梯時經常覺得髖關節疼痛而求診,初次檢查為退化性髖關節炎,過了一個月後,某天突然雙腿劇痛,根本無法行走,再次檢查發現股骨頭已經塌陷,確診為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當下張先生震驚不已:「我什麼事都沒做,怎麼突然無法走路?」所幸透過全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治療後,恢復行走能力,才讓他鬆一口氣。

好發50歲左右族群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是髖關節疼痛的常見原因,是因為供應髖關節的血管循環不良,導致骨頭逐漸壞死,好發於50歲左右的族群,屬於中年人常見的髖關節病變。

造成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常見原因,可分為外傷性與非外傷性,前者是因嚴重外傷造成股骨頸骨折或髖關節脫臼;後者通常是服用類固醇、大量飲酒造成肝臟脂肪代謝異常,引起凝血功能障礙造成。

穿鞋襪有困難快就醫

不過,根據統計,有30%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患者,是不明原因造成,如同前述張先生,並沒有外傷、服用類固醇、飲酒過量等病史,卻仍出現嚴重關節疼痛,且有一腿出現不適,有90%的機率,雙腿的髖關節都會受損,往往也讓這群不明原因出現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病友,相當錯愕不解,但通常只要積極接受治療,都有機會重拾走路能力。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初期症狀為輕微髖關節疼痛、鼠蹊部痠痛、膝蓋痠痛等,也有輕微跛行狀況,通常休息或服用止痛藥後都能緩解。但當走一小段路就要停下來休息,穿褲子、穿鞋襪等動作都有困難時,就必須赴醫透過X光、MRI(核磁共振)檢查,確認股骨頭是否塌陷,進一步決定治療方式。

置換人工髖關節重生

針對初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患者,可以透過核心減壓手術治療,改善局部血流供氧能力。但若像張先生的股骨頭已經大規模塌陷,破壞關節面,造成嚴重髖關節炎時,就必須藉由全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治療,移除被破壞的股骨頭和軟骨,才能解除疼痛,恢復行走和負重能力。

假如發現髖關節疼痛持續2-4週,且有輕微跛行狀況,一定要就醫接受檢查,確認疼痛的嚴重程度,以及是否有長短腳,再透過X光檢查確認是否有缺血性壞死情形,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作者為西園醫院骨科關節中心主任)

▲術前X光影像。(照片提供/王大翊)

▲術後X光影像。(照片提供/王大翊)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