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膝蓋骨折拖治20年 關節變形不良於行

2024/05/24 05:30

▲患者因膝蓋骨折沒有治療而無法行走;示意圖。(照片提供/王大翊)

文/王大翊

63歲的徐先生,20年前左膝曾經受傷骨折,當時卻沒有積極治療,隨著時間過去,徐先生開始出現長短腿,左膝漸漸變形,骨盆也因此歪一邊,到最後根本無法走路。赴骨科透過X光檢查後,發現徐先生的左膝嚴重內翻(圖1),再詢問病史後,確診為創傷性膝關節炎。

▲圖1:X光顯示,左膝嚴重內翻30度。(照片提供/王大翊)

確診創傷性膝關節炎

經由手術矯正治療,徐先生終於可以行走,同時避免膝關節繼續惡化(圖2)。

正常人的膝蓋角度為外翻5-6度,而徐先生卻嚴重內翻30度,導致他20年來左膝嚴重變形,卻一直沒有尋求正統醫療,直到痛到受不了,也無法走路,才決定就醫。創傷性膝關節炎是指關節受傷後發生的骨關節炎,由於軟骨細胞再生能力差,加上膝關節受傷骨折後,本來就較難恢復,發炎反應和組織遭受破壞,會使病情更惡化。

▲圖2:X光顯示,左膝矯正後恢復正常。
(照片提供/王大翊)

手術矯正避免惡化

創傷性膝關節炎好發於年輕人、運動員、軍警、消防員等。當膝關節受到創傷,出現疼痛、腫脹、活動受限等症狀時,會建議立即前往醫院治療,假如沒有在第一時間獲得有效控制,未來可能出現骨刺、滑膜炎、關節畸形、關節部位肌肉痙攣等症狀。

多數人在疾病初期,可以透過保守治療恢復膝關節的活動度,如物理治療、藥物治療等,但若像徐先生的病情已經拖太多年,導致膝蓋嚴重變形,就必須經由手術矯正治療,才有機會避免膝蓋軟骨的受損程度繼續惡化。透過膝關節置換術治療後,徐先生終於能夠順利行走,但仍需要好好保養膝關節,才能避免病情惡化。

提醒民眾,膝蓋受傷時,務必要尋求正統醫療,千萬不能置之不理,才能早期獲得緩解。術後應多加強關節周圍的肌肉耐受度,為關節提供更好的支撐性,並加強身體的柔軟度和協調性,降低日後關節損傷的風險。

(作者為西園醫院骨科關節中心主任)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