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染疫居隔易焦慮 正向轉念遠離憂鬱

2022/05/19 05:30

▲醫師提醒,憂鬱症患者萬一染疫,切勿停服抗憂鬱藥物;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文/陳紹祖

50多歲的C女士,已婚,早年因為家暴和婚姻不美滿,持續在精神科看診約10年,經過治療後,她能量滿滿,能夠參與許多社區志工服務,也和兒女保持良好關係。她過去對精神科藥物治療,一直保持接納的態度。

不料4週前她感染COVID-19(新冠病毒),在家隔離,前幾天她傳了快篩陰性的照片給我,跟我分享她的平安。又過了幾天,她利用視訊門診求助,非常憂鬱地跟我說:「陳醫師,我的憂鬱症好像不會好了,我覺得我是不是吃太多藥了?」這樣的態度和平時的她不同,似乎憂鬱症復發,負面思考在腦海揮之不去。

新冠肺炎在台灣已進入社區感染階段,可能未來多數人都面臨感染的風險,在疫苗的保護下,也許不會演變成重症,不過許多其他合併症仍應注意。

感染新冠肺炎痊癒後的後遺症,稱為「新冠長期症狀(Long COVID,簡稱『長新冠』)」。

5種最常見的表現是疲勞(58%)、頭痛(44%)、注意力缺失(27%)、脫髮(25%)、呼吸困難(24%)。與大腦相關的神經、精神症狀,除了注意力缺失外,還包括:記憶力缺失(16%)、焦慮(13%)、憂鬱(12%)和失眠(11%);記憶力與注意力受損的現象又被稱為腦霧(Brain fog)。

新冠肺炎急性期症狀以呼吸道症狀為主,但憂鬱、焦慮和腦霧等症狀大約在染疫2-4週後才逐漸出現,研究顯示,它們可能持續達6個月甚至更久,嚴重度與染疫期間全身性發炎程度有關。

憂鬱症患者 切勿停服抗憂鬱藥

經提醒和討論後,C女士決定不要讓無望感困住她,前往朋友家探視,也與朋友分享染疫後的心得,她覺得這樣感覺好多了。她能這麼快從低落的情緒中脫困,應該有兩個原因:1.在染病期間未間斷服用抗憂鬱劑,讓「長新冠」造成的憂鬱不致於太嚴重:2.當有負面思考時,能夠及時向醫師求助,掌握自己心情低落的可能原因,努力克服情緒低落和缺乏活力,讓生活重回軌道產生成就感和正向情緒。

面對「長新冠」症狀目前並無特效藥,所以防止形成中重症才是最好的方法,口罩減少病毒入侵量,保持社交距離降低感染機會,打足疫苗建立保護力,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做的事。

如有情緒困擾 及早求助身心科

一旦感染也不用擔心,依循醫師指示使用抗病毒藥物,降低體內發炎反應;如果有睡眠障礙、情緒困擾或腦霧現象,及早前往身心科求助,讓專家協助您儘快回歸正常生活。

(作者為花蓮慈濟醫院成癮精神科主任、慈濟大學助理教授)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