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孩子,不是你的錯》 雙親離婚「兒童逆境經驗」 影響成年後身心健康
文/陳長聖
離婚對雙方當事人帶來的壓力,僅次於配偶死亡。而不只是對雙方,離婚是整個家庭的事情。如這段婚姻中已有小孩,離婚對孩童造成的心理衝擊,是巨大的。
「雙親離婚」是我們蠻常看到的兒童逆境經驗(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據近十多年累積研究,兒童、青少年若生命中歷經了多項逆境經驗,日後精神疾病(如憂鬱)和生理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大幅提高。
學齡前的孩童可能無法理解、接受雙親離異,可能認為是「自己」造成父母分開,而內疚、長期低自尊。小學的孩童可能會呈現「忠誠的矛盾」,在父母之間選邊站,心理上被逼著決定誰是好人,誰是壞人。
父母應給孩子「愛的保證」
青少年的孩子可能要扮演父母的傳話筒,面對父母衝突,他們可能覺得羞恥,甚或對未來自己的婚姻形成陰影。
上述情形,特別容易發生在離婚過程中,當離婚雙方為了保全自己脆弱的內在,用言語或行動把對方妖魔化,在孩子面前大吐苦水、痛罵對方不是。
需要為了孩子忍耐、「委曲求全」嗎?實際上,孩子長期看到雙親暴力相向、或是孩子情感被單方忽略,甚至孩子被家暴,也是童年逆境經驗!而且這樣的逆境是長期的。如果婚姻中雙方實無意願了,也真的不需要委屈自己。
離婚是一個對彼此生命的放手、祝福。好聚好散考驗著雙方。而雙方如何帶領孩子適應未來生活的轉變,真是艱難的藝術!我們需要知道方法,幫我們在這種家庭和人生的巨變艱難時刻,能順利破浪度過!
負向情緒 勿帶入親職教養
孩子在乎的是來自雙親父母「愛的保證」,以及確認自己「未來生活的安排」。對孩子告知離婚,需要準備,忌將婚配雙方的負向情緒,帶入自己的親職教養,兒福聯盟的出版品《離婚告知手冊》可以參考。
在婚姻的風暴中,或許好多淚水、好多生氣、好多莫可奈何,大家都很受傷。請找到為自己生命奮鬥的目標,為自己和孩子未來的健康和福祉努力。(作者為李政洋身心診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