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疫苗亂經期? 免驚!
文/曾翌捷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大規模接種以後,為了評估是否有非預期的嚴重副作用發生,英國藥品和醫療產品監管署成立了「黃卡計劃」幫助收集疫苗不良反應的訊息,來對上市藥品和疫苗的安全性進行有效監控。
截至9月2日止,在4,480萬劑新冠肺炎疫苗的女性接種者中,共有30,304位女性回報有月經異常或陰道出血的情況發生。其中,不論是接種mRNA疫苗(輝瑞BioNTech疫苗)或是腺病毒載體疫苗(AstraZeneca疫苗)都有月經異常的個案發生,造成「新冠肺炎疫苗會造成不孕」的謠言在各大網路社群流竄。
英國研究 多在1-2次來潮後即正常
為了以正視聽,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在日前刊登一篇社論,專題研討新冠肺炎疫苗對女性月經週期的影響。文中提到,雖然有為數不少的女性在接種疫苗後發生經期異常,但是大多在1-2次的月經來潮後隨即恢復正常週期。另外,相關大型研究也指出,不僅非預期懷孕的發生率大致相同,對於試管嬰兒的成功率而言,是否接種新冠肺炎疫苗也未造成重大影響。此外,接種疫苗後造成經期異常,其實並非前所未見。
疑接種後免疫反應 致荷爾蒙失調
過去在大規模接種人類乳突病毒疫苗後,曾經發生若干接種者出現月經失調的情況;而罹患新冠肺炎的生育年齡女性中,也有近1/4的患者發生經期失調的情況。因此,專家學者推測經期異常發生的原因,可能是因為疫苗或是疾病所引發的免疫反應,造成了接種者的荷爾蒙失調或子宮內膜的新陳代謝改變。因此,大眾不須對此過度解讀。
建議經期異常 應列入可能副作用
然而,研究團隊仍建議,除了發燒、肌肉痠痛、頭痛及注射處疼痛以外,女性經期異常的發生應該列為新冠肺炎疫苗可能的副作用之一,以免造成民眾的過度恐慌。
另外,針對經期異常與疫苗接種之間的因果關係,相關機構應該深入研究,以解答民眾心中疑惑;停經女性倘若在接種疫苗後發生陰道出血的症狀,應盡速就醫,以免錯判情況而延誤其他有關的病情診斷。
(作者為高雄馨蕙馨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