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聚寶盆》躺下睡不著! 安神也要寧心 老人不失眠
文/邱伯恩
78歲的王先生最近早上總是3點多就醒來,再也睡不著,白天坐在椅子上卻一直打瞌睡,也覺得記憶力越來越差。
大家都說天涼好睡眠,但對不少老人來說卻不盡然,他們往往是坐著就度估,躺著卻又睡不著;這是因為人的睡眠能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降低。
睡眠能力 會隨年齡增長降低
據統計,老年人口失眠的發生率在30%至60%,遠高於年輕人。性腺類固醇激素(Sex steroid)下降是影響老年人失眠的一個主因。性腺類固醇激素通過調節視交叉上核(SCN)功能來影響晝夜節律。
對於老年人的失眠,臨床上常會根據患者的狀況使用不同種類的藥物,急性失眠的助眠劑建議使用的時間只要2-4週,但有許多病患在失眠症狀穩定後,依然繼續使用,使用時間早已超過建議的時間長度。因此,對藥物產生依賴、耐藥性或是反彈性失眠等戒斷症狀。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心」是參與治療失眠的主要臟器。但是中醫學上的「心」並非西方醫學解剖定位上的「心臟」(Heart),主要是一個負責「意識」或「精神」或「思想」的地方,但也不全然屬於西方醫學中的大腦角色。
中醫治療 精神意識一併照顧
因此中醫治療失眠症,解決與「心」相關的失衡是關鍵。許多老人家若可遵照醫囑,慢慢調整藥量、藥次,並持續到戶外活動,而不是老坐在家裡打瞌睡,再配合針灸治療,失眠的情形都大有改善。
針灸在治療失眠或情緒障礙時,選用的穴位離不開「心經」與「心包經」這兩條經絡。
平時自我保健部分,可以按壓神門穴(心經)和內關穴(心包經),這是對交感神經系統具有抑制作用,對於失眠有改善功效的穴道,當躺在床上難以入眠時,可多加按壓,緩解症狀。
●神門穴:在小指側,手關節掌面橫紋上。有安神、提神,寧心、通絡的效能。主治心煩失眠、神經衰弱的效果。
●內關穴:掌後第一橫紋,放三橫指寬處,於兩筋之間。可以改善睡眠品質,減少多夢易醒的症狀。
(作者為彰濱秀傳紀念醫院中醫部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