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懷孕期服藥 風險評估停看聽
文/王綺嫻
研究指出,有90%的孕婦在懷孕過程中至少吃過一種以上的藥物。到底哪些藥會對孕婦造成影響呢?相同的藥物在懷孕不同階段,也會有不同影響。
口服抗組織胺 不必太過擔心
◎以下是皮膚科常見用藥對孕婦的影響:
●口服抗組織胺:有B級也有C級的藥物。
大型實驗並未證實孕婦服用抗組織胺會造成胎兒發育異常,因此若經醫師診治後,須服用口服抗組織胺,孕婦不必太過擔心。
少數研究指出,哺乳的媽媽若服用口服抗組織胺,有些寶寶會有嗜睡或躁動情形,值得家長注意。
●口服抗病毒藥物:大部分是B級的藥物。
孕婦在生產前若產生帶狀疱疹或生殖器單純疱疹,建議使用口服抗疱疹病毒藥物,可以降低新生兒經過產道時,感染水痘或單純疱疹的風險。抗疱疹病毒藥物治療對孕婦、哺乳婦女及小寶寶的利益大於藥物的風險。
●口服類固醇:
孕婦在懷孕1到3個月時,除非醫師建議,否則儘量不要吃太大量的口服類固醇;4個月以後,若治療疾病有需要,中低劑量的口服類固醇,還在可接受範圍。
正在哺乳的媽媽,若需要口服類固醇治療,儘量不要在服藥後1小時內餵奶,此時乳汁中藥物的濃度較高。服藥4小時之後餵奶,藥物的濃度已降低,較為安全。
哺乳部位 別塗擦較強類固醇
●外用類固醇:標示為C級的藥物。
英國大型研究指出,整個懷孕過程如果使用超過300公克,強度較強的外用類固醇,小寶寶出生體重較輕的風險稍高,並無造成發育異常的風險。哺乳的媽媽,建議不要在乳暈或寶寶吸奶時會接觸到的部位塗抹較強的類固醇。
(作者為恩主公醫院皮膚科暨美容中心主任)
健康小叮嚀:藥物對孕婦安全性之分類
●分級A:有完整針對懷孕婦女的對照研究,無法證明會增加胎兒異常的風險。只有0.7%的藥物被歸類於A級。
●分級B:有動物實驗,無對胚胎有影響的證據,但沒有針對懷孕婦女的對照研究;或動物實驗發現對胚胎有不良影響,但針對懷孕婦女的對照研究,無法證實對胎兒的危險性。
●分級C:動物實驗發現對胚胎有不良影響,但缺乏針對懷孕婦女的對照研究;或缺乏動物或懷孕婦女的對照研究,可證明藥物的危險性。
●分級D:針對懷孕婦女的對照研究中,證實對胎兒有危險性。但此藥物治療對病患的利益可能大於藥物潛在的風險。
●分級X:針對動物及懷孕婦女的對照研究,顯示會造成胚胎異常,而且禁用於已經或可能懷孕的婦女。此藥物導致的傷害大於可能的利益。
(資料來源:美國FDA網站,文:王綺嫻)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