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國外研究/常看父母爭吵 孩子易有社交障礙

2019/03/25 06:00

▲父母吵架傷害的不止是感情,還有孩子的心理健康;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提供/柯俊銘)

▲父母吵架傷害的不止是感情,還有孩子的心理健康;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提供/柯俊銘)

文/柯俊銘

俗話說「夫妻床頭吵,床尾和」,正常夫妻在生活中難免有摩擦。然而,如果經常在子女面前發生口角,一份不久前發表在國外《社會和人際關係期刊》(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的報告指出,孩子因此受到的心理傷害恐延續到成年,值得家長們關注。

該研究由服務於美國佛蒙特(Vermont)大學心理科學系的愛麗絲.薛爾曼恩(Alice Schermerhorn)博士主持,其透過刊登廣告召募到99位年齡介於9至11歲的兒童,並針對他們進行實驗。

首先,所有人需接受心理評估,藉以瞭解父母平時爭吵的頻率和他們對於父母婚姻的樂觀程度,並依結果分為兩組。接著研究人員向孩子展示多張夫妻互動的照片,並請他們判斷當中的夫妻是處於「憤怒」、「快樂」或既不憤怒也不快樂的「中性」情緒。

統計發現,來自低度衝突家庭的孩子,普遍能正確判讀照片中人物的情緒狀態。而來自高度衝突家庭的孩子,僅能辨識「憤怒」和「快樂」,對於無明顯情緒的夫妻,他們幾乎都誤判。

進一步的分析顯示,傾向將中性情緒理解為「憤怒」者,似乎比較敏感、多疑和缺乏安全感。而將中性情緒理解為「快樂」者,則對一般的情緒感受遲鈍,互動時總是表情淡漠,反應有限,讓人覺得疏離難親近。

研究者表示,當父母關係緊張時,孩子多少還是可以察覺。若頻繁處於衝突情境中,恐阻礙健全人格的發展,影響情感處理能力。過度警覺、焦慮不安、壓抑與脆弱等特質,加上對他人情緒判斷出現偏差,造成往後容易出現社交障礙。

有鑑於此,專家建議夫妻意見不合時,應避免在孩子面前爭執,最好找機會進行具建設性的溝通,也就是清楚表達自己想法、尊重對方立場,互相協調、讓步來達成共識。若不小心在孩子面前鬧不愉快,事後要向他們道歉,並適時給予安撫,以肯定的方式告知下次面臨類似情形會處理得更好,藉以取得信任,這樣才能將傷害減到最小。

(作者為公職臨床心理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