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罕見前置血管 孕婦躺4週安胎

2017/09/27 06:00

▲原本應受臍帶、胎盤保護的血管跑到子宮頸內口處(左);右圖為正常情況。(國泰醫院提供)

記者吳欣恬/台北報導

▲血管跑到子宮頸內口處。(國泰醫院提供)

34歲的王小姐懷第1胎,33週時發現為罕見的前置血管,也就是原本應受臍帶、胎盤保護的血管跑到子宮頸內口處,一旦出血恐致胎兒死亡,她連續4週幾乎都躺在床上安胎,37週順利剖腹產下2500克重的男嬰,母子均安。

國泰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陳俐瑾說,正常的胎兒血管外有臍帶以及胎盤的保護,不容易受傷。前置血管是指胎兒血管跑到子宮頸內口處,擋在寶寶的頭前方,發生率約為1/2000-1/6000。

陳俐瑾說,前置血管沒有臍帶及胎盤的保護,直接分布在胎膜上,一旦胎膜破裂,即會撕裂血管造成胎兒大出血或缺氧。且出血常來得突然,出血量可以每秒數百CC的速度流失,如果事先沒有醫療準備,胎兒死亡率高達6成。

產前超音波可篩檢出來

陳俐瑾說,前置血管大都可經由產前超音波篩檢出來,通常經陰道超音波搭配彩色都卜勒血流顯像可以診斷。產前確診也可讓媽媽有心理準備,提早進行計畫性剖腹生產,避免產兆發生,可將胎兒死亡率降低至3%以下。

陳俐瑾表示,包括前置胎盤、副胎盤(指多一葉不相連的胎盤)、臍帶帆狀附著(血管分布在胎膜上)、試管嬰兒、高齡孕婦(超過35歲)及多胞胎等高危險產婦建議需特別篩檢。

前置血管與前置胎盤都會引起大出血,造成胎兒死亡或孕婦休克。陳俐瑾也說,有前置血管或前置胎盤孕婦的孕期應避免搬重物、碰撞、騎機車及性行為等,以免增加出血風險。如果發生破水、出血或子宮密集收縮等產兆情形,應盡速前往最近的急重症醫院進行緊急剖腹生產,以免耽誤搶救時間,危及胎兒性命。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