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傳血尿》憂急性腎損傷 醫點名注意「這些」症狀
相關新聞請見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因涉京華城等案,遭羈押禁見,將於4月1日羈押期滿。不料,民眾黨今(27)日表示,柯文哲近日出現持續血尿,且疼痛伴隨嘔吐現象,恐為急性腎損傷,有緊急就醫需求。三軍總醫院表示,急性腎損傷是腎功能於短時間內急速惡化造成的,其症狀多樣,除了常見的尿量減少、水腫或意識不清外,也有不少人會出現噁心、嘔吐,甚至是血壓升高等症狀。
民眾黨記者會上,陳佩琪指出,昨(26日)柯文哲律見時告知律師,自己有持續肉眼可見的血尿、兩側腰痛情況,是腎結石的痛,且有持續噁心嘔吐狀況,判斷恐為急性腎損傷,有緊急就醫需求,將委託律師盡速提出申請,協助柯文哲住院就醫,以免延誤致使病情加速惡化。陳佩琪強調,疼痛與嘔吐是腎衰竭的早期症狀,若不處理將有嚴重後果。
稍早,台北看守所也回應,針對柯文哲近日身體不適情形,已立即安排醫師持續看診、追蹤治療,並於日前按醫囑戒護外出就醫,接受專業檢查及相關醫療行為,經醫院評估後返所進行後續照護事宜。截至今(27)日下午,恢復狀況良好,未有外界所傳症狀,並將後續密切注意,恪遵專業醫囑,及時提供其所需之醫療資源,依法保障任何被告於收容期間健康與安全。
三軍總醫院衛教資料表示,當腎臟突發性的失去過濾功能,造成含氮廢物的堆積、水分、電解質及酸檢平衡失去平衡,就會造成急性腎損傷。不過,若能在早期快速診斷與治療,通常可恢復健康。
什麼時候要懷疑急性腎損傷呢?三軍總醫院提到,腎臟主要負責水分、電解質的調節和廢物的排出,功能繁多而巨大。所以當腎臟突然壞了,症狀就會千變萬化,舉例來說,一般尿量減少、水腫或意識不清會讓人想到腎臟可能出了問題外,以噁心、嘔吐等腸胃道症狀表現者也不少。另外,疲勞、嗜睡、頭痛、不安、虛弱、肌肉麻痺、心律不整、呼吸困難或血壓升高也有可能。
三軍總醫院指出,急性腎損傷多為腎臟血流不足引起的,如病人因嘔吐或腹瀉造成脫水或失血過多,或是心臟衰竭、休克、肝硬化、腎病症候群或毒藥物都能使腎臟血流不足。此外,腎小球疾病、急性腎炎、間質性腎病、腎感染、惡性高血壓、嚴重的輸血反應或泌尿道阻塞,也可能造成急性腎損傷。
三軍總醫院提及,不同於慢性腎衰竭,急性腎損傷可依照造成因素加以矯治,一般會透過維持水分和電解質的平衡,並且給予充足的養分等方式治療,若一般治療無法改善狀況或者有生命危險時,則可暫時藉由透析治療取代失去的腎功能。待治療後,腎功能多可恢復正常,便可不用再接受透析治療。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