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陳奕迅中暑》休克暈倒「重摔濺血」! 國健署教7招自我檢測

2024/06/11 19:32

陳奕迅昨(10)日下午打網球時,因中暑休克暈倒撞倒下巴,導致腮骨出現骨裂及下巴皮膚破裂,因破裂傷口深至見骨,縫了30多針,將延期重慶站6場演唱會。(資料照)

相關新聞請見:

不只張學友!陳奕迅也出事了 休克重摔傷口見骨縫30針

陳奕迅中暑》休克重摔害演唱會喊卡! 防中暑可喝「這些」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陳奕迅目前正進行世界巡迴演唱會,今(11)日經紀公司突公告表示,陳奕迅昨(10)日下午在戶外打網球時,因中暑休克暈倒撞到下巴,導致腮骨出現骨裂及下巴皮膚破裂,因破裂傷口深至見骨,縫了30多針,將延期重慶站6場演唱會。

針對中暑常見症狀,國健署表示,中暑為熱傷害中最嚴重的症狀,因此若出現頭暈、虛弱、肌肉痛、嘔吐、反應變慢、皮膚燙失去意識超過1分鐘時,可能就是中暑了,請立即停下所有正在進行的活動,千萬不要硬撐,以免錯過急救黃金時間。

4種熱傷害症狀 中暑最嚴重

中暑屬熱傷害的一種症狀。國健署說明,熱傷害包含熱痙攣、熱昏厥、熱衰竭和中暑,其中以中暑為最需要小心的症狀,嚴重程度雖然與環境溫度相關,但嚴重程度與患者年紀及既有疾病亦有相關性,因此一一介紹熱傷害會出現的症狀:

●熱痙攣:高濕熱環境下長時間活動時,因流汗過多或在休息時補充過多開水而非電解質溶液(運動飲料),促使體液喪失和體內的鈉、鉀離子濃度相對偏低,致電解質不平衡,身體不自主骨骼肌收縮造成肌肉疼痛,可持續1到3分鐘,容易發生於大腿、小腿與手臂。若痙攣劇烈,甚至會影響腹壁肌肉,應盡快治療。

●熱暈厥:常發生於炎熱環境中長時間站立時,由於皮膚血管擴張幫助散熱,血液在體內重新分配,使大量血液和因久站回流不順的血液,跑到皮膚等周邊血管和四肢,導致腦部血流暫時不足,發生暫時性暈厥。相較於中暑,熱暈厥患者中心體溫多為正常,但若不即時進行相關處置,恐引發更嚴重的中暑。

●熱衰竭:主因是流汗過多,未適時補充水分或電解質,導致血液循環衰竭,常出現大量出汗、疲倦、身體全身無力、頭暈、頭痛、說話喘、血壓降低、臉色蒼白等症狀,患者核心體溫會上升,但很少達到40°C,嚴重時可能會失去知覺,變成中暑。

●中暑:4種症狀最為嚴重,多是熱衰竭未及時發現。可細分2類型,分別為傳統型中暑和勞動型中暑,前者多為缺乏對環境氣溫濕度改變的適應力,常見於老人、小孩、慢性疾病患者;後者則可見於高溫、高熱環境工作者。皮膚因體溫中樞調節功能失常,無法散熱呈乾燙潮紅狀態,出現意識不清且體溫超過40°C,造成中樞神經異常,若不盡速處理恐引發休克、心臟衰竭、心跳停止、多重器官衰竭、橫紋肌溶解等併發症,甚至死亡,死亡機率約30%-80%。

國健署分享中暑自我檢測相關症狀。(圖取自國健署網站)

出現多數症狀恐中暑 應立即停下動作

該如何判斷是否出現中暑?國健署舉例,包括:頭暈、頭痛;虛弱、口乾;肌肉痛、肌肉痙攣;嘔吐2次以上;反應變慢,渾身虛弱不對勁;皮膚燙、體溫高;失去意識超過1分鐘。如果發現出現以上多數症狀,可能就是中暑了,請立即停下所有正在進行的活動,並求救附近的店家、民眾或是打119,千萬不要硬撐,以免錯過急救黃金時間。

國健署提醒,若遇到這些症狀時,最基本的反應、處置,包括:將患者移至陰涼通風處休息、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以及隨時注意患者狀態,若沒有好轉應立即送醫治療。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