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中醫辨證論治 改善巴金森氏症
文/林寶華
巴金森氏症(或稱帕金森氏症)是慢性退化的疾病,大部份的病人是年齡老化導致腦內多巴胺逐漸減少,少數病因是病毒感染、中毒、藥物、腦損傷、腫瘤、環境毒物、腦血管病變等引起。
靜止性震顫、動作遲緩、肌僵直、姿勢反射障礙是巴金森氏症病人的主要病徵,症狀包括:肢體顫抖,身體前傾漸成C字型,起身離椅困難,聲音軟弱、感覺功能異常,肢體麻感疼痛等。
病人剛開始服用增加腦多巴胺藥會有療效,但常會療效逐漸遞減、藥物異動症、開關現象(on-off),或有神經精神行為異常,晚期可能出現巴金森氏症併失智症、殘障、支氣管肺炎等。
巴金森氏症歸屬於中醫震掉、振慄、顫振、痙症、痺症和肝風的範疇。
中醫治療巴金森氏症也是運用辨證論治,多巴胺減少的巴金森氏病(典型)和多巴胺正常的巴金森氏症(非典型)兩者療法不同。
病人僅單一巴金森氏症兼患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精神障礙等多種併發症者的療法也不同。
通常中醫治療單純缺乏多巴胺者常選擇補脾腎陽虛療法,兼有寒熱瘀的病人則先清瘀熱再補虛,或按虛實瘀熱的比例處方;多巴胺正常的巴金森氏症病人可依表風熱證候治療。
中醫可治療巴金森氏症輕度、中度病人,但病情嚴重者宜採中西醫結合治療;早期治療或許可以逐漸減少服用多巴胺藥、精神科藥。 同時巴金森氏症病人應多在陽光下走走,少吃冰冷食物。
(作者為新北市林寶華中醫診所院長)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