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新冠疫情升溫 陳其邁抱病公布3大防疫主軸

2025/06/09 17:35

高雄市長陳其邁公布市府針對新冠疫情的防疫3大主軸。(記者許麗娟攝)

高雄市長陳其邁公布市府針對新冠疫情的防疫3大主軸。(記者許麗娟攝)

〔記者許麗娟/高雄報導〕近日新冠疫情升溫,高雄市長陳其邁昨(8)日因呼吸道症狀缺席海安12號演習,今(9)日下午召開記者會公布高雄市3大防疫主軸,包括長照機構及醫院配戴口罩、重症高風險對象預防併發症及醫學中心急診戶外診療專區、每日更新疫苗快篩與抗病毒藥物資訊,同時強調防疫量能充足,民眾不用恐慌,有重症高風險者才需要就醫、快篩和投藥。

陳其邁表示,新冠病毒株有變異時,就會有一波流行的高峰曲線,從2024年至2025年的流行曲線來看,預估6、7月台灣會進入流行的高峰期,不過新冠疫情已流感化、社區化,死亡率更已從2022年的每10萬人的57.55人降至2025年的1.12人,傳染性高,但致死率不高。

由於新冠疫情流感化,陳其邁也公布高雄市3大防疫主軸,一是進入長照機構或醫院一定要戴口罩;二是重症高風險對象「就醫、快篩、投藥」,4大醫學中心自6月6日起設「急診戶外診療專區」分級分流;三是每日更新合約醫療院所疫苗、快篩檢測及抗病毒藥存量。首重重症高風險族群及時就醫與預防併發重症,同時維持急診量能。

高雄市衛生局長黃志中說明,高風險場域若發生群聚感染的處理流程。(記者許麗娟攝)

高雄市衛生局長黃志中說明,高風險場域若發生群聚感染的處理流程。(記者許麗娟攝)

高雄市衛生局長黃志中指出,市府已要求長照機構落實防疫,並提醒機構照護人員及住民,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篩檢,陽性反應使用抗病毒藥物,降低併發重症及群聚風險。

另因應一般民眾快篩及就醫需求,衛生局亦每日彙整快篩試劑、抗病毒藥整備資訊,包括同時提供健保、自費快篩及抗病毒藥物合約醫療院所名單,以及販售COVID-19快篩試劑藥局名單。目前全市疫苗合約醫療院454家、抗病毒藥合約醫療院所330家,提供COVID-19快篩檢測醫療院所163家、每日更新存量、資訊公開透明。

小港醫院院長洪志興提醒兒童重症症狀警示。(記者許麗娟攝)

小港醫院院長洪志興提醒兒童重症症狀警示。(記者許麗娟攝)

小港醫院院長、兒科專科醫師洪志興提醒,兒童發燒超過48小時或超過39度高燒合併發冷、退燒後持續活動力不佳、超過12小時未進食或未解尿、退燒後持續呼吸急促/喘或胸悶、胸痛等,都可能是重症警示症狀。

大同醫院院長、胸腔重症專科醫師林孟志則指出,成人有呼吸道症狀,且有重症危險因子者要特別注意,心跳每分鐘大於100下、血壓低於90mmHg,或是喘、呼吸困難、意識不清、無法進食等相關症狀,如有以上情況發生更要趕快就醫。

大同醫院院長林孟志說明新冠重症的高風險族群。(記者許麗娟攝)

大同醫院院長林孟志說明新冠重症的高風險族群。(記者許麗娟攝)

高雄市診所協會理事長楊宜璋說明,患者至診所就醫的處理流程。(記者許麗娟攝)

高雄市診所協會理事長楊宜璋說明,患者至診所就醫的處理流程。(記者許麗娟攝)

高雄市診所協會理事長楊宜璋呼籲,民眾若有上呼吸道症狀,一定要戴口罩、速就醫,由醫師評估快篩、使用抗病毒藥物。此外,接種新冠疫苗為預防併發中、重症最有效方法,凡年滿6個月以上尚未接種者,請儘早施打第1劑。

衛生局提醒,疾管署自今年6月11日起,將65歲以上長者、55至64歲原住民、免疫不全者等3類高風險對象第2劑新冠JN.1疫苗接種間隔調整為2個月(60天),以降低重症或死亡發生風險,高雄市新冠疫苗合約醫療院所及疫苗接種資訊,可至衛生局官網查詢。

疾管署自本(6)月11日起,3類高風險對象第2劑新冠JN.1疫苗接種間隔調整為2個月。(衛生局提供)

疾管署自本(6)月11日起,3類高風險對象第2劑新冠JN.1疫苗接種間隔調整為2個月。(衛生局提供)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