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聚寶盆》鄉村老人失智率較高 返鄉多留意長輩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
台灣老人失智率約8%且有城鄉差距,鄉村是都市的兩倍。醫師提醒,子女利用春假返鄉掃墓、團聚時,應多陪伴長輩,並觀察他們的言行是否有異狀,若出現記不得最近事物、重複問話、判斷力變差,甚至變得容易生氣等情形時,應及早帶他們就醫,把握治療黃金期。
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中山附醫精神科醫師賴德仁指出,2012年的調查顯示,除桃園市以外的「五都」(台北、新北、台中、台南及高雄)65歲以上老人失智率為6.5%,其他包括桃園市在內的縣市老人失智率為14%,平均約8%,城鄉老人差別在於教育年數,年輕時接受更多教育是抗失智方法之一;要注意的是,非五都老人罹患失智是五都老人的兩倍,但醫療和照顧卻不足,值得注意。
賴德仁表示,15%的失智症是可以改善,甚至治癒,比如缺乏維生素B12、葉酸和憂鬱症引起的,經補充營養或治療可回復;而阿茲海默氏症和血管型失智症經治療可延緩惡化;銀髮族應注意腦、心血管疾病,不要再中風惡化。
賴德仁提醒,可多注意長輩是否有失智症的早期徵兆,包括:記憶力減退、方向感變差、判斷力變差、個性改變、過去擅長的能力退化等。
長輩可能忘東忘西、不斷重複講同一件事情。如果媽媽過去簡單就能料理一桌豐盛菜餚,現在卻變得困難;爺爺過去寫得一手好書法,現在卻不知如何下筆。也可能出現懷疑東西被偷,或配偶外遇等,以前未曾出現的言行。
若發現長者出現失智症的早期徵兆,可上台灣失智症協會官網查詢,上班日可撥打關懷專線(02)2598-8580諮詢。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