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頭痛、眼壓飆 當心急性青光眼
文/姚信宇
一名50歲男性日前因天冷,三不五時就和朋友去吃薑母鴨或羊肉爐進補。只是補完後,就會出現頭痛症狀,原以為與喝酒有關,但是頭痛頻率持續增加,因此到內科求診,但是吃了止痛藥後,頭痛也沒有明顯改善。
之後他發現看東西時,眼球會覺得脹痛,範圍變小,甚至有彩虹光圈,因此來看眼科門診。檢查後發現,他的眼壓高達45毫米汞柱(正常值是10到21毫米汞柱),因此診斷為急性青光眼發作。在接受青光眼藥物與雷射手術後,眼壓才恢復正常值。
青光眼是眼壓過高而造成視神經逐漸受損的疾病,視神經受損會影響患者的視野,視野通常會逐漸縮小,最後失明。
急性青光眼為眼科的急症,需要即時降眼壓的治療,避免視神經進一步的破壞。
根據眼球前房隅角的寬度區分為「隅角開放性青光眼」和「隅角閉鎖性青光眼」。
「隅角開放性青光眼」好發在有家族病史、高度近視、有高血壓或糖尿病等慢性病史的族群;「隅角閉鎖性青光眼」好發在亞洲老年人,尤其是女性、遠視眼、身高不高的族群。
青光眼通常沒有明顯症狀,很多時候患者只覺得有輕微的眼睛脹痛或是頭痛等症狀,嚴重的青光眼病人則會有視力及視野下降(晚上時尤其明顯),甚至看光源時會有光暈的現象。
急性青光眼發作時會有半邊頭痛、頭暈、噁心、眼睛紅、眼球脹痛且視力模糊,量測時通常會發現眼壓值高於30毫米汞柱。
天氣過冷導致血管收縮,容易誘發急性青光眼發作,過度進補也會誘發急性青光眼發作。
建議民眾至少到眼科接受一次檢查(包含眼壓檢查),以了解是否有眼壓偏高的狀況;而有家族病史、慢性病史或相關危險因子的民眾則建議至少半年至眼科檢查一次。
(作者為國軍高雄總醫院眼科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