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前超音波多 孕媽咪視需求選擇
記者謝佳君/台北報導
產前超音波檢查分為2D、3D和4D,到底該選哪一種?台北禾馨診所婦產科醫師蘇怡寧表示,傳統2D就能診斷出胎兒許多疾病,3D進一步立體化,4D則有動態功能,孕媽咪可視個人需求選擇合適的檢查。
38歲的洪小姐曾是不孕症患者,透過試管成功懷了雙胞胎,但在2D超音波檢查發現雙胞胎疑似共用一個羊膜腔,擔憂發生臍帶繞頸或雙胞胎輸血症候群,所幸經3D及4D超音波進一步檢查後,確認沒有共用羊膜腔,讓她放心許多。
禾馨診所婦產科醫師陳志堯說明,2D、3D和4D都是高層次超音波,皆具高解析影像的功能,傳統最常見的就是黑白平面的2D高層次,其實2D就能診斷出胎兒大多數異常狀況,包括心臟、腦部、四肢等;但一般民眾看不懂影像,因此3D高層次將其立體化,幫助父母更容易認識寶寶的情況,像是辨別是否有兔唇。
4D則加入時間軸,進一步將立體影像動態化,讓父母即時看到寶寶生動表情和活動情形,診斷意義不高,較多是娛樂價值,現在甚至有4D超音波機器可呈現類似陶瓷影像。
陳志堯說,4D可讓輪廓、結構體界線更清楚,呈現半透明和層次感,像是輔助判斷雙胞胎是否共用羊膜腔。
陳志堯表示,高層次超音波除了高解析儀器,還需由受過專業訓練的醫師才能操作判讀,媽咪可在醫師建議下或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合適的超音波檢查。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