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彎曲 18歲前別手術
文/李達人
鼻中隔是兩側鼻腔中間的隔板,因發育的關係,多數人都有鼻中隔彎曲,如果有外傷史,彎曲會更明顯,症狀愈嚴重,手術治療的必要性就愈高。
鼻中隔分範圍極廣,但常被肥厚黏膜阻擋,目視僅能看到小部分,高位、低位、尾位及後位彎曲須借助內視鏡,甚至電腦斷層掃描才能確實診斷。而這些易疏忽的鼻中隔彎曲往往與某些疑難症狀有關,不容忽視。
幾乎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鼻中隔彎曲的現象,但多數病患並無立即手術必要性,只要規律接受藥物治療、如期回診,就可緩解症狀,並預防病情惡化。但隨著年齡增長,藥物依賴性與日俱增,此時若未即時求醫,嚴重者甚至在40歲前,就需要手術治療。
◎鼻中隔彎曲的症狀包括:
●頑固性鼻塞
●鼻腔抵抗力差(難適應溫差、濕度變化等)
●流鼻血(或鼻涕帶血絲)
●頭痛(或顏面疼痛)
●鼻涕倒流(頻繁清喉嚨、痰液增加)
●嗅覺失靈
●睡眠障礙(如睡眠呼吸中止)
●合併眼、耳不適等
在現今高度競爭的時代,日常工作壓力以外,還有頻繁的應酬、長期熬夜,加上每況愈下的空氣污染及二手菸,都會加重鼻部負擔。
鼻中隔彎曲影響鼻部健康,對呼吸道免疫力很重要,如果合併過敏性鼻炎、非過敏性鼻炎、混合性鼻炎、鼻竇炎或氣喘,則鼻中隔彎曲成為「致病因子」將更明確,更應積極治療。
◎手術方式:
以「內視鏡微創縫合法」是較佳方式。這是在內視鏡下精準對接,並進行多層次網狀縫合。
◎手術禁忌:
●除少數例外,18歲前不宜手術。
●免疫功能低下者須先評估系統性疾病。
●凝血功能不全者(如服用阿斯匹靈)在術前應評估停藥風險或尋求替代療法。
●嚴重氣喘病患在術前應與胸腔內科醫師密切會診,尋求最佳手術時機。
●空鼻症、萎縮性鼻炎病患不宜冒然矯正鼻中隔,須整體規劃「鼻腔重建」手術。
●鼻中隔穿孔病患因沾黏較嚴重,須優先處理穿孔。
●有泡狀鼻甲應先治療,以免鼻中隔手術事倍功半。
鼻中隔不只是解剖構造,也是重要生理構造,攸關鼻腔及鼻竇健康。唯有正常的鼻部構造才能發揮「守護」的功能,有效保護上、下呼吸道,從容面對來自環境及日常生活的壓力,對整體健康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者為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部副部長)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