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肝硬化」 「製附子」有解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
50歲的蔡先生是肝炎患者,30歲起就長期酗酒,去年底因嚴重肝硬化引起的腹水感到腹脹不舒服,並出現黃疸、雙腳水腫;後來服用中藥煎藥一週後有改善,胃口變好、睡眠品質也改善。
三總院方表示,蔡先生有服用利尿劑減輕腹脹及雙腳水腫,但症狀反覆,且易感到頭昏不適;同時因體力差、全身倦怠,需在家休養,只好暫停工作;加上胃口不佳、夜晚不易入眠,且右肋骨下緣有疼痛感,因此到中醫部尋求治療,醫師用「製附子」藥材減緩症狀。
三總中醫部主治醫師林睿珊表示,當肝硬化時,肝門靜脈將血流送入肝臟時會遭受阻力,使得門脈壓上升,「門脈高壓」是肝硬化最主要的併發症,由門脈高壓引發的食道靜脈破裂出血更佔了肝硬化患者死因的1/3。
林睿珊表示,三總研究團隊曾以動物實驗,證實「製附子」可有效降低門脈壓,且改善門脈高壓大鼠腸繫膜的曲張程度,此研究結果也已經刊登在《實驗生物與醫學(EBM)》期刊。
目前「製附子」是處方用藥,林睿珊醫師提醒,不要自行至中藥房購買服用,需經醫師審慎評斷及處方用藥,以免吃出問題。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