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站整天 「深部靜脈血栓」腳腫痛
文/林宜靜
陳小姐因工作關係,長期需久站,近日因右腳腫脹疼痛至醫院求治,診斷發現患有「深部靜脈血栓」而住院治療。
「深部靜脈血栓」是一種常見局部性疾病,好發於下肢,通常會發生在長期站立及臥床、懷孕、靜脈曲張、肥胖、長期服用避孕藥或荷爾蒙製劑及手術後等患者。
◎為什麼「深部靜脈血栓」會造成陳小姐不舒服呢?
靜脈是為了保持血液回流至心臟,當靜脈內的血液回流發生問題或流動緩慢,易使血液鬱積,形成血栓,侵犯瓣膜將導致瓣膜受損,使周邊血液無法回流至心臟,而在深部靜脈形成血栓,容易出現單一肢體水腫及疼痛等症狀。
急性期併發症如蜂窩性組織炎,嚴重則會造成肺栓塞致死。在急性期,需注射血栓溶解劑或抗凝血劑,當症狀改善後,則可改以口服抗凝血劑,目的是預防血栓再形成,藥物需持續服用6個月以上。
慢性期則會造成皮膚色素沉著、潰瘍、發紅、疼痛、肌肉發炎、傷口不易癒合,需抗生素治療及傷口照護,故後續長期足部保養及預防再復發是相當重要的。
陳小姐工作站了一整天下來,腳會特別腫脹,疼痛就會越來越頻繁。
除了藥物治療方法以外,平常可穿著治療性彈性襪及適當運動,避免屈膝或腿部懸垂、交叉,坐椅勿太低或太深,以防止膝膕處血管受壓迫。
更避免穿著過緊腰帶、衣褲,阻礙骨盆及下肢血液淋巴回流;減少久站或久坐不動,至少每小時要活動一下,促進血液循環。
◎簡單活動:
●臥床休息時,以枕頭抬高腿部15-20公分,以促進血液回流,可減輕腫脹。
●每4小時雙腳行足背屈曲運動,一次10回,以利小腿內靜脈血液回流。
(作者為台中榮民總醫院護理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