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台大動物實驗》腸內共生菌 可清除B肝病毒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
B型肝炎研究新發現!成年人接觸B肝病毒約95%可自行痊癒,但新生兒或兒童90%會變成慢性帶原,顯示免疫能力與年齡相關,但明確原因至今不明。台大醫學院經動物實驗首度證實,腸內共生菌是清除B肝病毒的大功臣,為降低新生兒或兒童成為B肝帶原者提供新治療方向。
台大醫學院研究團隊將帶有B肝病毒序列的載體注入不同年紀的小鼠體內,結果12週齡的成熟小鼠可在注射6星期內清除病毒,6週齡的年輕小鼠在注射26星期後,體內仍有病毒。
進一步在年輕小鼠飲水中加入廣效型抗生素清除腸內共生菌,沒想到小鼠成熟後,竟然失去清除B肝病毒的能力,顯示腸內共生菌與B肝免疫相關。成果已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彙刊》。
台大臨床醫學研究所副教授王弘毅表示,新生兒出生未進食前,腸道處於無菌狀態,直到2-3歲,終於建立穩定的腸內共生菌落,與肝臟發展出清除B肝的免疫能力時程相符,且肝臟與其他器官不同。 除了動脈之外,3/4分的血液來自腸胃道,而近年來,共生腸內菌已證實是誘導身體其他器官免疫系統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推測是腸胃道的共生菌經血液流至肝臟,誘導肝臟發展免疫能力。
團隊指出,雖然此動物實驗無法證實人類的情況相同,但待釐清能夠有效清除B肝病毒的菌種後,可考慮像益生菌一樣,採取從外界補充的方式,為降低新生兒或兒童變成B肝帶原者,提供治療新方向。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