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腕隧道症候群 「手麻」打不開瓶蓋

2014/08/28 06:00
腕隧道症候群 「手麻」打不開瓶蓋

腕隧道症候群患者手掌麻痛,連拿剪刀剪東西都有困難;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非本文當事人。(照片提供/紀心怡)

圖.文/紀心怡

40歲的吳小姐近3個月來常覺得右手掌麻痛,起初只在騎機車催油門時覺得手麻麻的,沒想到近來除了麻感之外,還伴隨疼痛,連晚上睡覺都會被痛醒,必須甩一甩手才能繼續睡,漸漸連開瓶蓋、拿剪刀剪東西也越來越無力,影響工作和生活,不得不就醫診治。

門診中,依據她的臨床病史、症狀和神經學檢查,確診為腕隧道症候群。

「腕隧道症候群」是很常見的周邊神經病變,好發於需要重複手腕動作的人,例如家庭主婦、工廠作業員、電腦工作者等,典型症狀好發在慣用手。其他易罹患此症狀的,還有懷孕婦女、糖尿病患者或甲狀腺疾病患者。

患者起初會有間斷性的手掌腫痛、麻木或刺痛感,時間一久,不但麻痛的時間拉長,還可能會逐漸向上延伸到手肘以上,甚至手部的小動作力氣變差,如扣釦子、轉瓶蓋、拿杯子及碗等。嚴重的話,有些病患到後來會出現患部局部肌肉萎縮及感覺喪失的受損狀況。

腕隧道症候群的發生是因為過度使用手腕部位,造成穿過手腕處的骨骼及韌帶間狹窄,使得行經此隧道的正中神經受到壓迫所致,造成大拇指、食指和中指產生麻鈍感或刺痛感。

腕隧道症候群在經過適當病史詢問及身體檢查後,可以得到初步診斷方向;在神經生理檢查上,可以適當加上神經傳導檢查,加以輔佐證實。但是臨床上仍必須小心地和其他頸部神經病變、神經叢神經病變或其他周邊神經病變作鑑別診斷。

初期患者適當使用手腕護具

最好的治療就是患者避免過度進行手腕動作。

建議初期患者適當使用手腕護具、休息,並搭配抗發炎藥物,持續治療至少2-4週;對於嚴重或保守治療無效者,則可考慮外科手術搭配適當休息治療。

(作者為彰化秀傳紀念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