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傷口好不了 中藥活血促癒合
文/葉兼碩
病房轉來一位年輕女性,她在幾個月前發生嚴重車禍,導致骨盆骨折伴隨嚴重撕裂傷,動過數次手術後,總算傷勢穩定,但是臀部有兩個大大的傷口。
經過一個多月的常規傷口換藥後,雖然範圍縮小,但還是遲遲未能癒合,影響後來的治療計畫。因此她的主治醫師會診中醫科,並轉入病房,期望能有改善。
經使用金創藥膏,並配合內服「補益氣血」中藥後,患者順利生肌長肉,在一個半月後,可以縫合傷口。其實傷口難以癒合的狀況在慢性疾病患者身上是很常見的。
一般認為,傷口在經過合宜的治療後,超過預期時間,仍然無法達到結構上和外觀上的癒合,稱為慢性傷口。其中的預期時間則因傷口嚴重程度來認定,一般認為是一個月。
當傷口癒合出現問題,如感染時,傷口會在發炎期(正常組織受到感染等因素破壞)與增殖期(組織新生)之間反覆而無法正常癒合,就會形成慢性傷口。
慢性傷口的主要成因為「傷口感染」及「血液循環不良」。只要能解決這兩個最重要的問題,一般傷口都可以順利癒合。
中醫慢性傷口的治療,分為「外敷」與「內治」兩部分。傳統中醫認為,傷口在急性期的治療以清熱解毒為大方向,這可以與西醫抗生素相輔相成。
血液循環的部份則可以概分為「虛」及「瘀」兩類證型,所謂久病者「多虛、多瘀」。治療上,氣血虛者可以八珍湯、十全大補、陽和湯來補益氣血,促進活化組織增生;血脈不通致瘀者可加活血藥,促進血液循環。
外敷部分,傷口換藥主要有賴於第一線臨床照護者的辛勞。除此之外,根據不同的傷口嚴重程度,中藥外用藥有不同敷料可以選擇,如紫薰膏、生肌玉紅膏、金創膏等,透過局部加強生肌活血作用,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
紫薰膏專為表淺性的傷口或潰瘍而設立,透過麻油、當歸、紫草等藥物促進表皮癒合;生肌玉紅膏、金創膏等則為較深的傷口而設,結合現代的傷口換藥技巧,提供傷口合適的生長環境及促進血液循環,生肌長肉。
透過上述中醫治療方法配合西醫傷口感染控制、手術清創等技術,能夠互補不足,盡量減少傷口治療時程,除減少醫療資源的消耗外,更能夠改善患者及照護者的生活品質。
(作者為桃園長庚醫院中醫內科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