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醫美殺很大 3成診所撐不過2年

2014/03/29 06:00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

台北東區是醫美診所的「一級戰區」,街頭看板時常大秀「醜女大變身」或「宅男變型男」的「進廠」前後照片,吸引不少民眾上門「修修臉」。不過中華民國美容醫學會表示,醫美診所氾濫開業,削價競爭亂象頻傳,3成診所根本開不到兩年,民眾療程券還沒用完,診所就已倒閉,導致求償糾紛層出不窮。

美容醫學會教育召委宋奉宜強調,去年全台從事醫美服務的機構不到2000家,光是台北市就有412家,較前年326家成長,數據很漂亮,但卻不是事實,因為據觀察發現,醫美診所換牌率極高,也就是同一個地點可能長期都是醫美診所,但其實已歇業多次,更換不少老闆、招牌,有3成診所不到兩年就倒閉。

宋奉宜指出,新設一家醫美診所,從裝潢到添購儀器,再加上房租與人事成本,資金需求至少1000萬元,若是無一定客源支撐,約7-8個月就會把資金燒光光,因此不少新進業者採取低價策略攬客,但若療程開價低於市價5成,營運可能就有問題,消費者要留意。

進一步舉例說明,肉毒桿菌素瘦臉正常療程價格為9000至1萬5000元,但低價業者會下殺至3000元;淨膚雷射正常價格為1800元至3500元,但削價競爭下探300多元;美白針落差也很大,正常每針1000至1800元,但市價最低竟只要100元,價差逾10倍。

宋奉宜指出,醫美療程低價原因不外乎省材料或員工費,假設減少的是材料支出,恐涉及使用水貨、注射減量,消費者會出現無效或效果撐不到一個月的情況;若減少的費用是員工支出,則可能僱用訓練不足、剛畢業的非專科醫師,或是不熟悉程序的新手護士,將會增加療程出現副作用的風險。

宋奉宜建議,民眾選擇醫美診所,首要考量醫師品質,最好選擇有加入美容醫學會、皮膚科醫學會或整形外科醫學會的醫師,至少有學會把關,且購買療程前,先比價,低於市價5成者勿考慮。

美容醫學會公關召委郝治華指出,醫美逐漸走向「商品化」,但民眾一定要建立正確觀念,醫美仍屬醫療行為的一種,有風險存在,未必都有「完美」結果,不該抱持過高「期望值」,以免衍生消費糾紛。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