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吃對巧克力 有助健康不發胖

2014/02/07 06:00

文/黃瑞培

西洋情人節將屆,巧克力開始熱銷。但對許多人而言,巧克力幾乎是「高熱量」和「肥胖」的代名詞。

可可豆經過發酵、乾燥、烘焙、碾磨,再依序精製成可可漿、巧克力。其主要成分為可可脂與可可粉(塊),除了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還含有豐富的鈣、磷、鎂、鉀、鋅、鐵及維生素A等營養成分。因為可可粉所含的可可鹼、苯乙胺(PEA)能讓人情緒興奮、抗抑鬱,產生類似戀愛感覺,這也是巧克力與「情人節」搭上線的原因。

為了調和可可豆的酸、苦、澀味,巧克力製作過程往往添加糖、牛奶等原料。依照可可粉、可可脂、牛奶與糖等成分比重不同,巧克力可大致分為:黑巧克力、純巧克力、牛奶巧克力、白巧克力及果仁巧克力等類型。

其中,黑巧克力由可可粉和少量糖組成;白巧克力不含可可粉,但有可可脂;牛奶巧克力則由可可粉、可可脂、牛奶、糖、香料和界面活性劑(如:卵磷脂)組成;果仁巧克力則是加入榛果、核桃、杏仁或開心果作內餡。

黑巧克力的可可粉(脂肪約8-26%)比重較多,糖、牛奶含量少,熱量也相對較低。黑巧克力含有較多的「類黃酮」和「咖啡因」,前者的抗氧化作用,有益心血管健康;後者則會抑制食慾,促進新陳代謝,產生飽食感,吃了較不易發胖。

至於牛奶巧克力、白巧克力、果仁巧克力,除了可可脂本身的脂肪外,加工製作時還添加了糖、牛奶和果仁等原料,雖然味道香甜可口,卻也讓熱量暴增,吃了容易發胖。

除了怕胖,頭痛、胃灼熱、便秘、糖尿病、痛風患者、膽結石、嚴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也不適合吃巧克力,即使熱量較低的黑巧克力,一整塊仍含有10-30毫克咖啡因,易導致精神亢奮,8歲以下兒童不宜食用,否則可能失眠、哭鬧不安,甚至流鼻血。

(作者為營養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