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內視鏡超音波 深層臟器腫瘤無所遁形

2014/01/19 06:00

▲內視鏡超音波是診斷胰臟腫瘤的利器。(照片提供/林彥至)

文/林彥至

腹腔內深層的臟器(如胰臟)因腸氣遮蔽的影響,以致傳統腹部超音波無法很清楚察覺異狀;內視鏡超音波就是將超音波探頭安裝在內視鏡前端,這樣便可以從胃、腸道等中空的器官就近觀察胰臟、膽道及淋巴結等構造。

後來醫學界更發展出評估胃腸道腫瘤深度專用的「細徑內視鏡超音波探子(或稱迷你超音波探頭)」,以及可應用在穿刺等「介入性治療」的「弧形內視鏡超音波」,診斷胃腸科疾病。

過去受限於影像檢查工具的解像度,很多胰臟疾病都是到了晚期才被發現,如今「胰管異常」或者是不尋常的「胰臟囊胞」,都可以透過「環掃型」或「弧形」的內視鏡超音波檢查,可以及早發現胰臟的惡性疾病。

胰臟腫瘤分為「囊胞性腫瘤(充滿液體的囊胞)」及「固體型腫瘤(充實性、堅硬的腫瘤)」。一般所謂的胰臟癌大多是「固體型腫瘤」,但近年來發現,許多囊胞性腫瘤也有「惡性化」的可能,不能掉以輕心。

「囊胞性腫瘤」在內視鏡超音波的影像上,一看便能診斷,但「固體型腫瘤」仍必須要切片檢查才能確定是什麼樣的疾病。這時就可以在內視鏡超音波的導引下,對於胰臟腫瘤進行細針抽吸術檢查,也可以安全準確地進行胰臟切片,有助發現潛在胰臟癌。

「細徑內視鏡超音波探子檢查」可以鑑別診斷消化管中的黏膜下腫瘤並準確分期,較大型的黏膜下腫瘤及胰臟等深部臟器,可藉由環掃型、弧形的內視鏡超音波清楚觀察,並導引切片,對於確立診斷及後續的治療方針有很大的幫助。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內視鏡超音波是診斷早期胰臟腫瘤的利器,但是早期的胰臟腫瘤通常沒有明顯的症狀,因此有胰臟癌家族史、抽菸、慢性胰臟炎等胰臟癌高危險群,可與消化系內科專科醫師討論,是否需進行內視鏡超音波的檢查。

(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