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紅唇族當久 會出現檳榔嘴臉

2014/01/09 06:00

▲紅唇族當久了,就會出現兩頰下方的肌肉發達(紅圈處)的檳榔臉,及嘴唇變薄和嘴角拉成細長線(嘴形的3個紅圈處)的檳榔嘴。(記者陳鳳麗攝)

記者陳鳳麗/南投報導

腮幫子肌肉發達,嘴唇薄,嘴閉合時,嘴角細長,即使牙齒洗白,唇角未留紅漬,但是南投縣佑民醫院口腔外科醫師楊昌學還是能鐵口直斷:「你有吃檳榔。」他強調,「紅唇族」就會出現「檳榔臉」和「檳榔嘴」,同一族群愈看愈像。

楊昌學指出,很多人吃檳榔都是因為工作需要提神,在沒有其他東西可取代下,漸漸上癮。很多人觀察一個人是否為「紅唇族」,都是看他的嘴唇、牙齒是否紅紅的,以及嘴角有無紅漬判斷,但這些可利用洗牙等方法去除,並不準確。

「紅唇族」出現的「檳榔臉」就是被俗稱「腮幫子」的臉頰兩側下方,因長期咀嚼而產生咀嚼肌發達的現象,臉形會變成四方形;「檳榔嘴」則是因為口腔纖維化,導致嘴唇愈來愈薄,且在雙唇閉合時,嘴角細長。

楊昌學表示,長時間吃檳榔,不只臉上出現變化,張開口檢查,也會發現「紅唇族」的口腔黏膜會從原本有彈性、色澤粉紅,變成沒有彈性、顏色蒼白。此外,味蕾不見,舌頭變得比平常人光滑,喉頭也會收縮變狹窄,有人連口腔內軟顎的懸壅垂都看不到了。

近年吃檳榔的人口有減少趨勢,但楊昌學卻發現最年輕的口腔癌患者是有吃檳榔習慣的16歲少年;另外也有一對23歲和20歲的兄弟,只嚼食2-3年的檳榔,發現時口腔癌的癌細胞已轉移到淋巴,且速度極快,兩兄弟已相繼病故。

楊昌學提醒,並非每個紅唇族都會罹患口腔癌,這是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但口腔癌可怕的地方是沒有篩檢的標的,無法從驗血預先察覺,因此若能不嚼檳榔最好;若有吃檳榔習慣者,建議半年就應請醫師檢查一次,以確保健康。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