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幫客人染燙髮 美髮師別忘戴手套

2013/10/20 06:00

罹患過敏性接觸皮膚炎,雙手會出現發癢水泡及紅疹。(照片提供/王綺嫻)

圖.文/王綺嫻

小美(化名)是美髮科建教合作的學生,曾到美髮院實習,但實習課程還沒結束,有的同學就出現手部皮膚發癢、變粗,甚至裂開。小美的手掌和手指則長滿小顆發紅且奇癢無比的水泡,經過貼膚測試,發現她對染髮劑過敏。

接受藥物治療痊癒後,現在小美都會戴手套,幫客戶染髮、洗髮。

5成美髮師 有手部濕疹問題

美髮師是罹患職業性過敏性接觸皮膚炎最常見的行業,國外研究指出,高達5成的美髮師有手部濕疹的問題,10%-20%美髮師有過敏性接觸皮膚炎。

因美髮工作需要長時間接觸水、洗髮精、潤髮用產品、清潔劑、頭髮漂白劑、燙髮劑、染髮劑及手套等化學成分,因此有較高比例出現手部皮膚問題,皮膚有微小傷口後,這些化學成分又更容易進入皮膚,造成過敏現象。

染髮劑塗耳後 若紅腫就不要用

貼膚測試是將化學物質貼在背後的皮膚,在48及96小時之後判讀結果,根據皮膚紅腫的程度判定是否對檢驗物質過敏。染髮劑中的對次酚二胺(PPD)、燙髮劑中GMTG、氧化劑裡的過硫酸銨等,都是常見引發美髮師過敏性接觸皮膚炎的成分。

在已開發國家,約有70%的女人染髮,美髮師會對染髮劑過敏,一般民眾也有可能對染髮劑過敏。研究指出,若直接將染髮劑塗抹在皮膚上,來判斷是否對染髮劑過敏是不好的,因為染髮劑本來就是設計塗佈在頭髮而非皮膚上。但因為試劑不易取得,因此一般民眾如果在染髮前要自行測試,建議塗抹少量染髮劑在耳後部位,兩天後如果皮膚出現紅腫現象,就不應使用。

美髮師如果確定對染髮劑中的PPD過敏,應該在接觸染髮劑,以及幫剛染好的客戶剪髮、洗髮或燙髮時戴手套。一般橡膠乳膠(NRL)手套或聚氯乙烯(PVC)手套對PPD的防護約可持續4小時,因此不建議重複使用;防酸防鹼的氯丁橡膠(neoprene)手套的防護力約可持續8小時。

一般民眾如果對PPD過敏,最好選擇不含PPD的植物性染劑或金屬性染劑,但有些號稱純天然的植物性染劑,其實有添加PPD,使用前,最好詳細檢視成分標示。(作者為新北市恩主公醫院皮膚科主任)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