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克服壓力 找出源頭適時宣洩

2013/07/28 06:00

文/蔡百祥

「壓力」是現代人常見的問題,什麼是壓力呢?壓力又從何而來?當有壓力的時候,又該如何解決呢?

想像一下,如果你活在史前時代,遇到野獸時,要怎麼辦?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是「作戰或是逃跑」,二是「被野獸吃掉」。因此,你的呼吸會增強、心跳會加速(增加氧氣及能量的運送)、肌肉會開始緊繃(才有力氣作戰或逃命)、消化系統能力會下降(因為動員了身體的能力)等,身體會動員起來進行「戰或逃」的反應。

這個反應歷經演化,一直被保留到現在,但是現代,走在路上不再會遇到野獸,取而代之的壓力來源變成工作、學業、人際互動、經濟等。當我們遇到這些壓力時,「戰或逃」的反應,似乎不再合適於處理壓力了。

想像一下,如果你的老闆是壓力源,那你和他「作戰」或是「逃跑」,對事情會有實質上的幫助嗎?

學者認為,壓力調適、壓力管理可以分成2種方向:問題解決取向或是處理情緒取向,而我們通常兩者合併使用。

◎問題解決取向的4大原則:

●尋找目標:清楚找出問題或壓力源頭。

●尋找武器:確認目前可用的資源、做法或替代方針。

●Just do it:徹底執行。

●保持彈性:保持隨時修正行動方針的彈性。

◎處理情緒取向的4種方法:

●情緒宣洩:地震是正常能量釋放,而我們的情緒水庫也要時常保持在一定的水位之下,不然容易決堤。

比較適當的情緒宣洩方法,包括:哭、閱讀、散步、聽音樂、泡溫泉、唱歌、看電影、找人說、書寫(日記或部落格)等。

●運動:可以促進大腦分泌腦內啡(讓人愉悅的化學物質)、提高免疫力、增加壓力耐受度、強化神經可塑性、強身減肥等,但最好不要在睡前2小時進行劇烈運動,以免影響睡眠。

●放鬆:身體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就是緊張的時候無法放鬆,相反地,放鬆時則無法緊張。

有各種放鬆的方式,最常見的就是深呼吸,吸氣時默數4秒,然後閉氣1秒,吐氣時默數4秒,一次循環約8到10秒,進行3到5分鐘就會進入比較放鬆的狀態。

●轉念:有時真正讓人困擾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對事情的觀點。當發現出現一個負向念頭時,可以進行「大腦體操」,改變對事情的看法,往往感受也會跟著改變。

如果發現壓力狀態已經無法負荷,不要害怕尋求幫助,有許多專業的臨床心理師可以提供服務。

(作者為高雄阮綜合醫院身心內科臨床心理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