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咳血 驚罹肺結核
記者林孟婷/台南報導
16歲男學生咳嗽有痰的情況超過一個月,並有輕度發燒的情況,原以為是一般感冒,治療後症狀卻無改善,直到咳出血才就醫求診,證實為開放性肺結核。結核菌感染者有10%至20%會發病,青少年正是屬於發病的高危險群。
台南市立醫院重症醫學部主任周登偉表示,近期有3位15至16歲的國高中學生被發現罹患肺結核,3名學生的症狀是咳嗽有痰或發燒,被當成感冒治療1個月 ,家人也不以為意,但學生食慾降低及體重減輕,直到 咳血才到市醫求診。檢查發現3人肺葉都有明顯結節狀浸潤及有空洞形成,經胸部影像學檢查為開放性肺結核。
3位患者使用抗結核藥物,經6個月治療後有兩位已康復,另一位尚在持續治療中。
周登偉表示,結核病傳染最常發生於一起居住的親人,這3名個案的父母親都曾經感染過肺結核,研判應是個案感染的來源。
在台灣,結核病是每年確診數及死亡 數最多的法定傳染病,2011年結核病新案數為1萬2634 人,死亡數為638人;周登偉指出,結核菌感染者有10%至20%會發病,處於青春期的青少年是屬於發病的高危險群之一。
周登偉說,咳嗽是肺結核最常見的呼吸道症狀,發燒則是常見的全身性症狀,伴有食慾不振、體重減輕、倦怠以及夜間盜汗等情況。而肺結核特別的症狀是持續兩個禮拜以上的慢性咳嗽,初期通常並伴隨咳痰,這3名患者因延遲就醫,導致結核菌侵犯至小支氣管旁的血管而產生咳血。
周登偉說,目前國人對結核病仍存有負面態度,以至於對結核病產生排斥,進而不願接受治療或是延遲治療,但該病並非絕症,是可以根治的。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