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求子不順去檢查 竟罹子宮內膜癌

2013/05/05 06:00

文/張致遠

34歲的陳小姐平常月經規則,無特別疾病,近年來因求子不順,故前來就醫,接受不孕症檢查後,經軟式子宮鏡檢查發現有多發性的子宮內膜息肉,經評估後進行手術,竟發現是初期的子宮內膜癌。

子宮內膜癌一般好發於停經後的婦女,以陳小姐34歲的年紀發現患有子宮內膜癌實屬罕見,因為在子宮內膜癌患者中,40歲以前發病率僅有5%,且多半發生在肥胖、月經不規則的婦女身上,但陳小姐身材苗條,並無肥胖等問題,可說是少見病例。

近年來,由於女性傾向「晚婚」與「晚生」,因此像陳小姐般的生育年齡,又有生育需求的婦女只怕不會減少,且隨著年齡的上升,不孕症的比率更會升高,若是正值此時,求子未果而遇上「罹癌」則相當棘手。

以往,若發現患有子宮體癌症時,多半會採取切除子宮的方法,以保全患者性命,但是這樣做,就斷除了求子願望;還好近年來檢查工具與技術的進步(如免麻醉軟式子宮鏡檢查),子宮內膜癌大多可發現於初期。

根據文獻記載,分化良好的初期內膜癌,治療率可達近8成,近期報告也顯示,針對癌症治療穩定後,若接受不孕症治療,其懷孕與活產率比自然受孕者高,並不會影響癌症的病程。

如果有多發性息肉是否必須先處理,以免有漏網之「癌」?事實上,又不一定非得處理不可,且是否會影響不孕症治療?目前還沒有定論。

通常有問題的息肉會伴隨著異常子宮出血與特殊病史,若擔心癌病變,則可以和婦科醫師討論,再決定是否處理或定期追蹤;不孕症患者同樣可與醫師針對病情做出最妥善的處置,例如先嘗試簡單的人工受孕懷孕方式。如果沒成功,再接受子宮鏡手術摘除息肉。(作者為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