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久坐不動 惹來攝護腺炎

2013/04/27 06:00
久坐不動 惹來攝護腺炎

▲細菌可能經由尿道(紅筆指處)逆流到攝護腺(藍筆指處)引起發炎。(記者黃淑莉攝)

記者黃淑莉/雲林報導

一名17歲的高中男學生因長時間久坐K書及打電動,罹患慢性攝護腺炎,醫師說,長期久坐易造成攝護腺液不易排除產生感染,青春期過後的男性都可能發生。

日前一名年輕男子滿臉憂愁到醫院泌尿科求診,指著陰莖根部說:「我這邊怪怪的。」並表示,2、3年來反覆發作多次求診,原本只有頻尿和小便殘留感,最近則有下腹悶脹、陰囊與陰莖根部痛麻感。

成大斗六分院泌尿科醫師蔡銘駿指出,患者的症狀是典型的慢性攝護腺發炎,青春期過後的男性都可能發生,尤其是2、30歲男性最常見,10名患者中,約7、8人有久坐習慣。近幾年高中生或大學生的病患有增加情況,可能與長時間坐著打電動或K書有關。

蔡銘駿表示,攝護腺靠近會陰部,長期久坐循環不好,造成攝護腺液無法排出,長期殘留累積就可能造成發炎,若患者本身又有憋尿、熬夜、愛吃辛辣食物等,發生發炎比例更高。

蔡銘駿強調,慢性攝護腺發炎症狀與泌尿道感染相似,多數患者誤以為是泌尿道感染,提醒青壯年男性若反覆出現症狀,多次求診均未改善,可能是慢性攝護腺發炎,建議到醫院進行肛門攝護腺觸診,做攝護腺液或是精液的細菌培養。

蔡銘駿說,慢性攝護腺炎與泌尿道感染的治療都是給抗生素、止痛藥,但慢性攝護腺炎的治療頗為棘手,因藥物不易到達,一個療程約需兩個月,泌尿道感染最長只要兩週,且預後若仍持續不好的習慣(久坐等),復發的機率很大;因症狀反覆出現,長久下來病人會變得焦慮、失眠、緊張,所以患者一定要有耐心治療,需和醫師密切配合,也必須要改善生活習慣,不要憋尿,每坐一小時最好起來動一動。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