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舌癌手術新縫法 臉部不留疤

2013/04/26 06:00

▲吳小姐感謝醫師讓她能重回職場。(記者洪素卿攝)

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

傳統晚期舌癌手術後,患者的顏面可能留下疤痕,有人因此排斥手術。醫師表示,其實只要條件合適,舌癌手術也可以不在臉上留疤!

長庚醫院整形外科醫療團隊近年便以皮瓣轉移技術,結合心臟外科常用的「降落傘式」縫合法,加上改變手術切開部位後,開發出「臉部無痕的舌癌手術」,雖然患者的脖子可能留下8到10公分的疤痕,但臉部可以完全無疤。

該院迄今已經完成14例面部無痕手術,其中11例患者接受手術迄今已超過半年,進入追蹤期。這項技術已被「世界整形重建外科醫學會(WSRM)」接受,即將在今年7月的芝加哥例行年會上發表。

這項手術受惠者之一的吳小姐,昨日也現身感謝醫師。她雖然沒有回到原先的櫃姐工作,現任職行政工作,但無論開口廣播或是其他事情都難不倒她。

嘉義長庚醫院整形外科主任張長正說,當初會想出這個手術方式也是應吳小姐的要求,她希望不要切她的下巴。

吳小姐當年就診時,看到其他患者術後照片,十分不能接受,甚至表示,如果一定要這樣,寧可不手術,希望醫師設法不要在她臉上留下疤痕,讓她不會因此丟工作。

張長正與該院耳鼻喉科醫師方谷豪、放射治療科及腫瘤內科成立跨科系醫療團隊,共同針對吳小姐的病情評估、訂定治療重建計劃。

醫療團隊未採取傳統從下頷骨及唇部切開方式,改從頸部水平切開,讓吳小姐不必切下巴;進行舌癌切除與淋巴廓清後,同步合併顯微重建,從吳小姐的左手手腕取出重建用的皮瓣,利用心臟瓣膜置換手術的降落傘式方式,將皮瓣以邊緣數點固定後,垂降到舌底缺損的位置,克服了手術操作空間狹小的問題。手術時間長達8小時,術後住院2週,病患順利出院。

方谷豪表示,目前舌癌第3、4期的治療仍以手術切除同步重建為主。傳統手術方式是依腫瘤大小作足夠範圍的切除,從下頷骨鋸開,或做部分上頷竇切除手術,或拔掉一些牙齒,再做舌部切除及重建,切除相對容易,且因視野大,縫合固定移植的皮瓣也方便許多,但病患外觀以及相關功能也會受到影響。

不過,並不是所有患者都適合面部無痕手術,如果癌細胞已經侵犯到皮膚或是骨頭,則除惡務盡,還是要移除問題組織,仍可能必須進行臉部局部切除。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