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logo

補充抗氧化劑
無法預防子癇前症

2006/04/17 06:00

文/周輝政

有些婦女在懷孕期間,血壓會不正常的增高,這種現象稱為懷孕高血壓或是子癇前症,目前尚未完全明瞭造成懷孕高血壓的真正原因。

過去許多學者認為,懷孕期間孕婦體內會產生某些毒素,使孕婦產生高血壓、蛋白尿、水腫,甚至全身抽搐的現象,所以又稱為妊娠毒血症。然而截至目前為止,醫學界並沒有發現特定的毒素會造成上述的症狀。重度的懷孕高血壓常會危害到母子的健康,甚至生命,是一種相當危險的產科重症。

子癇前症的危險因子包括:第一胎,尤其是低於廿歲或高於卅五歲;多胞胎;有高血壓或是糖尿病的孕婦;葡萄胎或是胎兒水腫。由於子癇前症的危險性相當高,過去有許多研究希望能找出方法可以預測哪些孕婦會發生子癇前症,以事先加以預防,或是能夠採用一些方法預防子癇前症的發生,但是截至目前為止,並沒有太大的進展。

過去曾經有些研究發現,針對有子癇前症危險因子的婦女,如果在懷孕廿週左右,開始補充高劑量的抗氧化劑,包括:每天一千毫克的維生素C以及四百國際單位的維生素E,可以減少子癇前症的發生率。但是為了證實這種說法所進行的一個大型臨床研究結果,卻並非如此。

該項研究是針對二千四百一十位有子癇前症危險因子的孕婦所做,其中一半從懷孕十六至廿週,開始每天服用一千毫克的維生素C,以及四百國際單位的維生素E,另外一半的孕婦則服用安慰劑。結果兩組發生子癇前症的機率幾乎沒有差異,分別為十五%和十六%。但是補充高劑量抗氧化劑的婦女,生下低體重兒的機率反而會增加,兩組的機率分別為廿八%以及廿四%。

國人在懷孕期間常有一人吃兩人補的習慣,尤其吃很多維他命、深海魚油或是其他的營養品。這個研究卻顯示,補充高劑量的抗氧化劑,不但不會帶來好處,反而會出現一些不良作用,並不是一個適當的做法。

所以如果有子癇前症的危險因子,最好的保健方式是按照醫師指示,到醫院檢查或是治療,一旦血壓開始增加,就要接受進一步的治療,才能減少不可預期的風險。

(本文作者為台安醫院婦產科部主任)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