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頸抹片正常 子宮內膜癌潛伏搞破壞
記者黃文鍠/台南報導
衛生單位大力宣導子宮頸抹片檢查,的確減少子宮頸癌發生率;但也因此讓不少婦女誤以為子宮頸抹片正常就可高枕無憂,一名女病患在四個多月前才剛做過子宮頸抹片檢查,結果為正常,但因腹痛及出血又到醫院深入檢查,才發現罹患子宮內膜癌,所幸及早發現,得以正確治療。
婦產科醫師陳建廷表示,日前一名年約50歲婦人,因腹部常出現陣痛及下部異常出血到院求診,詢問之下,發現婦人症狀已持續一段時間,但因去年年底才剛做過子宮頸抹片檢查未有異常,因此不以為意,趁著家人來看病時才順道問診。
由於婦人自陳有高血壓、糖尿病,加上身材比較肥胖,引起醫師注意,於是先以陰道超音波檢查,發現子宮內膜有增生跡象,再安排子宮內膜刮除術,確認罹患子宮內膜癌。
陳建廷指出,很多病患誤以為每年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正常,就沒有問題,其實抹片主要是為了篩檢子宮頸癌,對子宮內膜癌的發覺率並不高。
他說,飲食逐漸西化、壓力等環境因素,使子宮內膜癌發生率有逐年增加趨勢;一般而言,停經前後不正常的陰道出血,是最常見的症狀。由於75%的病人是在50歲後發生,因此停經一段時間後發生出血狀況需特別注意,此外,像是治療許久未見改善的不正常血絲狀分泌物,也不可忽略。
而肥胖且有糖尿病、高血壓、未曾生育過、停經較晚的婦女,或是不孕或月經不順者、有多囊性卵巢或功能性卵巢疾病者,家族有子宮內膜癌、乳癌、大腸直腸癌及卵巢癌病史的婦女,都屬於子宮內膜癌高危險群,需特別留意。
檢查方式除了詳細病史及骨盆檢查,合併陰道超音波檢查,有懷疑此症再安排子宮內膜切片或子宮內膜刮除術,即可達95%~98%正確診斷,及早發現可有較佳療效。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