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中醫治乾燥症 滋陰潤燥為法則

2013/03/01 06:00

文/李佳鴻

美芳(化名)常會覺得眼睛不舒服,眼睛乾澀有異物或灼熱感,甚至會疼痛、畏光。嚴重時,也曾產生結膜炎,導致角膜的損傷。此外,因為口水分泌減少,常會覺得口乾,吃乾硬的東西時更會覺得吞嚥困難,而且味覺改變、蛀牙增加、口腔潰瘍等。

她到醫院檢查後,才知道自己罹患了乾燥症。乾燥症是一種全身性的風濕免疫性疾病,也就是一種發炎性的疾病,主要是人體的外分泌腺遭到破壞,最常影響淚腺和唾液腺的功能,俗稱乾眼乾嘴症。風濕免疫性疾病中,像紅斑性狼瘡和類風濕性關節炎都常常併發乾燥症。

中醫認為,乾燥症是因為人體津液虧損造成局部或全身出現以乾燥為主要特徵的毛病。口、眼鼻乾燥的原因,一是津液不足;二是津液的通道滯塞,以至於影響淚腺和唾液腺的功能。

中醫治療乾燥症,用藥以甘寒為主,例如使用麥冬、天花粉、沙參、石斛、玉竹、黃精、枸杞子、地黃等藥來生津養陰,以達到滋潤的效果。

◎常見臨床症狀有以下幾種類型:

●燥邪犯肺:以口鼻乾燥為主,常伴隨有乾咳無痰或痰少黏稠、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等症候,可以採用清燥救肺湯來加減治療。

●陰虛津虧:經常口燥咽乾,夜間尤其嚴重,易發生口唇乾裂、眼睛乾澀、少淚或無淚、聲音沙啞等症狀,宜滋陰生津,潤燥清熱,以知柏地黃丸、一貫煎加減治療。

●氣血瘀阻:容易口乾咽燥、眼乾目澀,皮膚容易粗糙,膚色易暗沉,有部分的人,連帶有四肢關節疼痛或屈伸不利等症狀,可以用桃紅四物湯來益氣活血化瘀。

乾燥症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屬於慢性病,必須長期追蹤治療,中醫的養陰生津、滋陰潤燥法則,對於治療病患的口、眼乾燥症狀有良好的效果。所以當您眼乾、口乾症狀已經影響到生活作息,應儘早接受檢查及治療,以早日減緩症狀。(作者為新北市板橋區回春中醫診所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